-
1 # 使用者6173304953729
-
2 # 肖屾小聲讀文史
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蘇軾在嘉祐五年,即1060年,為了準備制科考試時寫了二十五篇進論,其中有一篇是《賈誼論》。蘇軾在這篇文章中,對賈誼的人生機遇進行了評價。蘇軾認為,賈誼的失敗在與沒有能夠“有所忍”、不夠“善處窮時”以及“志大量小”。下面我們具體來看這幾個方面。
不夠有所待、有所忍蘇軾在《賈誼論》的第二段,就指出了自己評價賈誼人生際遇時的一個觀點,提出了“待”與“忍”。在他看來,古代的一些聖賢人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能夠取得很大的成績,都離不開忍與待。具體到賈誼的情況,蘇軾在後文中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在漢文帝時期,周勃、灌嬰都是漢高祖時代的老臣,他們對於漢文帝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賈誼這個來自洛陽初出茅廬的少年和他們相比,確實顯得有幾分不夠分量。所以當他貿然突破傳統,提出新思想時,應該要想到立馬獲得皇帝的信任是有難度的,這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但蘇軾認為,賈誼不夠忍耐、性子過於急躁,這一點導致了他日後的失敗。
沒能“善處窮時”所謂“善處窮”,指的是在面對逆境時一種泰然處之的態度。蘇軾認為,賈誼失敗的另一原因就是,在面對挫折時不夠淡定,按現在的流行語說,就是“逆商”不夠。
賈誼在自己的主張沒有獲得皇帝的認可、沒有得到舊臣的支援時,應該更多地思考怎樣做可以加深與他們的溝通和了解,讓對方相信自己,這樣才能更加順利地推行自己的政策。然而,賈誼的做法是“自傷哭泣,至於夭絕”,後來經過湘江時,還作賦憑弔屈原,將自己的境遇與屈原當時的相聯絡,心情更加地悲憤欲絕。蘇軾認為,賈誼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善處窮”。自己的主張一次沒有被接受,不代表永遠不會被接受。他覺得賈誼不應該頹廢,而是處窮而積極面對。
志大量小、不夠開闊聖賢之人不僅要志存高遠,還應該心胸開闊。然而,蘇軾認為賈誼失敗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志大量小”。在《賈誼論》中,蘇軾講述了先秦時期孔孟的故事,將聖賢之人與賈誼相比,以此來分析他的“志大量小”。蘇軾說,孔子當初周遊列國時,只要這個國家的君主不是極度不講禮法的,他都會盡力去幫助,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諸實踐。蘇軾還講到,孟子當年在離開齊國的時候說,當今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有治國理政的才能,我為什麼不高興。蘇軾覺得,孔孟都表現出了一種自愛而且很有氣度的行為,這恰恰是賈誼不具備的,這也導致了他日後的失敗。
分析完蘇軾對賈誼的評價,下面再來談談我對此的看法。我覺得蘇軾對賈誼的評價有客觀中肯的地方。《史記》等史書在賈誼一生的時候,往往把他的不得志歸結於漢文帝,認為文帝沒有及時發現這匹千里馬,進而耽誤了賈誼。蘇軾則一改評價的方式,從賈誼自身出發來找原因。我覺得,蘇軾這種評價方式,是在從內因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畢竟賈誼的失敗有文帝人才策略上的問題,但最終還是繞不過他自己。
但是我覺得,要想進一步分析賈誼的失敗,還是不能脫離當時大的時代背景。縱觀賈誼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一生的所思所想都在考慮國家和民族,具有典型的“士人”思維。但是,在漢代“士人”階層在整個國家中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像先秦時期,他們可以隨意周遊、傳播自己的時政思想。漢代的“士人”已經成為了封建統治中的一個部分,在這個高度集權的體制之下,要想以施展有別於傳統的主張,有大多的“仕途”上的規則要遵循,這一點是賈誼所忽視的。
回覆列表
賈誼是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於他向漢文帝提出一系列建議,有損當時絳侯和灌嬰等功臣的利益,因而遭到朝中排擠,政治道路坎坷。蘇軾認為賈誼的悲劇是因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做好關係所造成的。蘇軾認為,成大事者要善於等待時機,不要操之過急。《賈誼論》全文緊扣著賈誼之失意而終,最大的原因乃是自己操之過急,經不起挫折的考驗,這的確是對賈誼的人格特質分析得非常深入,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這樣的方式與堅定的語氣來凸顯賈誼的個性與強調“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