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於是就應該有橋。於是就有造橋的人。於是就有了李春。李春當然不是第一個造橋的人,中國古籍上早就有“浮樑”的記載,漢代長安城外渭河上的灞橋也曾是很有名的。甚至李春也不一定是第一個在洨河上造橋的人,也許早有他以前就有人搭過浮橋,建過木橋,甚或石橋。但那些橋都已不復存在了,洪水與時間的合力已將他們沖蝕得無影無蹤,而“現存最古老的”這一頂桂冠則有幸戴在了李春所造的這一座精美的石橋上。趙州橋得以脫穎於它之前之後的諸多的橋樑而獨獨留存至今的原因,據專家說是它的結構的科學合理,特別是它那四個小小的肩拱,它們一方面減輕了橋自身的重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洪水的排洩量。這個原理早已由橋染專家宣揚的讓每一個讀過幾年小學課本的人都知道了。但當我站在河邊,望著那彩虹一樣的趙州橋時,心中卻仍然存在著疑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智慧使造橋的李春們想到了如此絕妙的一著。我不知道李春們讀沒讀過老子的書,也許他們連學堂的門也沒有進過。但是中國哲人的智慧已經透過老子、孔子們深深地浸潤著每一個華人的身心。不是麼,高下相形,有無相生,李春不是把老子的辯證哲學實實在在地運用到了他的造橋上來。造橋的他實在是完全地懂得空無的妙用,只有給洪水讓出更多的空間,才會給橋本身贏得更長的壽命。於是這座橋水中沒有一個橋墩來遏止流水,於是在橋的兩側才會添出來四個小拱。長安城外的灞橋已不見了蹤跡,歷史上的許多名橋也已在洪水中無影無蹤,唯有趙州橋,歷盡千年風雨,還在洨河上穩穩地橫跨著。當石橋宛如一道飛虹輕盈地橫跨到河上的時候,造橋的李春們拍了拍身上的石屑,將磨鈍了的鑿鏨收拾進自己的行囊。他們竟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到這座偉大的橋的某一處地方,使自己的名字能和大橋一樣不朽——這可是那些拈弄著柔軟的羊毫的文人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的祖師孔夫子不就說過“立德立言”的話,那位司馬遷不是念念不忘要把自己的幾冊書“藏諸名山,傳諸後世”麼?——不,李春們是真正的智者,他們知道即使自己將名字鑿刻得再深,也有被風雨剝蝕終於漫漶不清的那一天,而永不磨滅的是人類的記憶,只要這偉大的作品存在,他們的名字就會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不朽。即或不幸自己的名字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那於他們也沒有什麼遺憾。他們的人生就是造橋,造偉大的橋,只要橋還存在,還在輸送著行人,他們的人生就沒有白費,一己名字的存與不存又有什麼要緊呢。於是李春們向自己的新生兒望了最後一眼,便背起行囊,走向下一個水流湍急的津渡,繼續著他們造橋的事業。把一個奇蹟,一串神話永遠留在了洨河上。當洨河上的石橋完成了兩個半個世紀以後,一個年邁的僧人望著這人世間的傑作,問他身邊的年輕的僧人,石橋是什麼人造的,僧人告訴他說是李膺(不知道這李膺是李春之誤傳,還是果真有其人參與過造橋事業),老僧又問,造橋時是從什麼地方下手的,年輕僧人啞口難對,老僧笑道,尋常總是說石橋這樣石橋那樣,如今問到下手處怎麼卻不知了呢。造橋時從什麼地方下手,這個似乎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卻大有深意,確實令人難以回答。造橋初始,工匠們隨手放下的那第一塊石頭,當時也許人人覺得清清楚楚,但當橋作為一個整體完成時,這一塊石頭便已融入了眾多的石頭之中,不再有人能夠分辨得清楚了。由這一塊石頭,你可以生髮出許多的哲思。譬如茫茫宇宙,豈不是由萬千星體構成,但誰又能夠指得出宇宙初成、混沌初分時的那一粒塵埃。譬如無邊佛法,萬千精義,但誰又能說得出佛祖在菩提樹下初悟道時那電光火石的一剎那想到了什麼。一句設問中妙藏如此無限機鋒,難怪那年輕的僧人難以回答了。這位老僧便是名滿天下的趙州古佛從諗。從諗本籍山東青州,出家後先隨南泉學禪,以後便像所有的禪僧一樣四方遊歷,在與高僧們的機鋒中精修猛進。當他八十高齡時倦了芒鞋藤杖的生活,便放下他隨身多年的擔簦,棲止在大石橋畔的觀音院裡,在滿庭的柏影裡繼續他的哲人的思考,一直到他以一百二十的高齡往登佛國。在他主持趙州觀音院的幾十年間,各地的僧俗紛紛前來一睹古佛的丰采,一聆和尚的綸音。他的每一富含哲理的話頭,謦咳成珠,用不了多久便被傳播到各處的禪林佛寺,供人參詳。
有河,於是就應該有橋。於是就有造橋的人。於是就有了李春。李春當然不是第一個造橋的人,中國古籍上早就有“浮樑”的記載,漢代長安城外渭河上的灞橋也曾是很有名的。甚至李春也不一定是第一個在洨河上造橋的人,也許早有他以前就有人搭過浮橋,建過木橋,甚或石橋。但那些橋都已不復存在了,洪水與時間的合力已將他們沖蝕得無影無蹤,而“現存最古老的”這一頂桂冠則有幸戴在了李春所造的這一座精美的石橋上。趙州橋得以脫穎於它之前之後的諸多的橋樑而獨獨留存至今的原因,據專家說是它的結構的科學合理,特別是它那四個小小的肩拱,它們一方面減輕了橋自身的重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洪水的排洩量。這個原理早已由橋染專家宣揚的讓每一個讀過幾年小學課本的人都知道了。但當我站在河邊,望著那彩虹一樣的趙州橋時,心中卻仍然存在著疑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智慧使造橋的李春們想到了如此絕妙的一著。我不知道李春們讀沒讀過老子的書,也許他們連學堂的門也沒有進過。但是中國哲人的智慧已經透過老子、孔子們深深地浸潤著每一個華人的身心。不是麼,高下相形,有無相生,李春不是把老子的辯證哲學實實在在地運用到了他的造橋上來。造橋的他實在是完全地懂得空無的妙用,只有給洪水讓出更多的空間,才會給橋本身贏得更長的壽命。於是這座橋水中沒有一個橋墩來遏止流水,於是在橋的兩側才會添出來四個小拱。長安城外的灞橋已不見了蹤跡,歷史上的許多名橋也已在洪水中無影無蹤,唯有趙州橋,歷盡千年風雨,還在洨河上穩穩地橫跨著。當石橋宛如一道飛虹輕盈地橫跨到河上的時候,造橋的李春們拍了拍身上的石屑,將磨鈍了的鑿鏨收拾進自己的行囊。他們竟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到這座偉大的橋的某一處地方,使自己的名字能和大橋一樣不朽——這可是那些拈弄著柔軟的羊毫的文人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的祖師孔夫子不就說過“立德立言”的話,那位司馬遷不是念念不忘要把自己的幾冊書“藏諸名山,傳諸後世”麼?——不,李春們是真正的智者,他們知道即使自己將名字鑿刻得再深,也有被風雨剝蝕終於漫漶不清的那一天,而永不磨滅的是人類的記憶,只要這偉大的作品存在,他們的名字就會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不朽。即或不幸自己的名字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那於他們也沒有什麼遺憾。他們的人生就是造橋,造偉大的橋,只要橋還存在,還在輸送著行人,他們的人生就沒有白費,一己名字的存與不存又有什麼要緊呢。於是李春們向自己的新生兒望了最後一眼,便背起行囊,走向下一個水流湍急的津渡,繼續著他們造橋的事業。把一個奇蹟,一串神話永遠留在了洨河上。當洨河上的石橋完成了兩個半個世紀以後,一個年邁的僧人望著這人世間的傑作,問他身邊的年輕的僧人,石橋是什麼人造的,僧人告訴他說是李膺(不知道這李膺是李春之誤傳,還是果真有其人參與過造橋事業),老僧又問,造橋時是從什麼地方下手的,年輕僧人啞口難對,老僧笑道,尋常總是說石橋這樣石橋那樣,如今問到下手處怎麼卻不知了呢。造橋時從什麼地方下手,這個似乎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卻大有深意,確實令人難以回答。造橋初始,工匠們隨手放下的那第一塊石頭,當時也許人人覺得清清楚楚,但當橋作為一個整體完成時,這一塊石頭便已融入了眾多的石頭之中,不再有人能夠分辨得清楚了。由這一塊石頭,你可以生髮出許多的哲思。譬如茫茫宇宙,豈不是由萬千星體構成,但誰又能夠指得出宇宙初成、混沌初分時的那一粒塵埃。譬如無邊佛法,萬千精義,但誰又能說得出佛祖在菩提樹下初悟道時那電光火石的一剎那想到了什麼。一句設問中妙藏如此無限機鋒,難怪那年輕的僧人難以回答了。這位老僧便是名滿天下的趙州古佛從諗。從諗本籍山東青州,出家後先隨南泉學禪,以後便像所有的禪僧一樣四方遊歷,在與高僧們的機鋒中精修猛進。當他八十高齡時倦了芒鞋藤杖的生活,便放下他隨身多年的擔簦,棲止在大石橋畔的觀音院裡,在滿庭的柏影裡繼續他的哲人的思考,一直到他以一百二十的高齡往登佛國。在他主持趙州觀音院的幾十年間,各地的僧俗紛紛前來一睹古佛的丰采,一聆和尚的綸音。他的每一富含哲理的話頭,謦咳成珠,用不了多久便被傳播到各處的禪林佛寺,供人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