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尖時

    我們知道在詩的最後,老婦代替老翁進入軍中去了。初中我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對比戰爭帶給勞動人民的苦難而言,感慨最深的反而是老翁丟下老婦一個人跑了的行為,我覺得這是非常過分、非常不負責任的。

    後來隨著年歲漸長,看問題不那麼非黑即白,漸漸理解了老翁的為難之處,以及對“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唐朝的徵兵制度不徵婦人,所以要抓人充軍,老翁才是最危險的,所以我們可以猜測一下或許反而是老婦主動讓老翁先走了。

    之後,老婦在差吏三番四次的逼迫下,一五一十地講述了自家的艱難處境:三個兒子,兩個戰死了,家裡只剩下老弱婦孺,生活很困難,兒媳婦都沒件像樣的衣服出來見人。她希望這番沉痛的告白能夠得到差吏的同情和諒解,畢竟沒有多少人在知道她家這種慘況後還能鐵石心腸的,杜甫不會,我們也不會。她也以為會得到同情與諒解的。

    老婦接著說了下面一番話“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這句話更像只是象徵性地表示一下自己對徵兵這種行為的配合,以獲得對方的一點好感:我家情況就是這樣了,不是我家不想出人,是出不了。如果實在要捉人,老婦我雖然年紀大不中用了,趕到河陽去還可以為部隊準備早餐哩。老婦態度夠積極吧。

    老婦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盡了自己的全部努力了。第一,她希望透過陳述自家的慘痛經歷引起他人的同情;第二,她希望透過自己卑微主動的示好,讓差吏對她多一些好感,即使一丁點,也是對前面由同情而引起的諒解加碼。

    這是老婦抓在手裡的唯一一根稻草,卻繫著一家人扭轉命運的巨輪。在底層百姓逼仄的生存空間裡,命運常常是掌握在他人的手上,個人能做的事情有限,能做的改變微不足道。

    後面詩人沒正面描寫吏和老婦了,只側面寫了一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彷彿是對這一幕慘劇的不絕迴響。在《石壕吏》的最後一句詩裡,詩人透過寫自己獨與老翁告別,暗示老婦被捉走了,交代了石壕吏乘夜捉人這一事件的結局。老婦被捉,這件事可以說是大大出乎老翁、老婦和詩人的預料,我們都沒想到,儘管軍營不收女人,儘管她家裡因為戰爭這麼悽慘,差吏還是把她捉走了。詩歌到這裡,有了小說裡那種非常強烈的戲劇衝突。有句話說“生活永遠比小說還精彩”,真的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備考初級會計沒有動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