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學微視
-
2 # 放射科楊大夫
肺癌在中國已成為首位腫瘤死因,患者五年生存率在15%左右。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I 期肺癌術後10 年生存率可達92%。因此,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在於早診斷和早治療。
影像學檢查可無創顯示肺內病灶,是肺癌篩查的重要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普通 X 線平片和CT 掃描。由於組織重疊、密度解析度及組織解析度低,普通 X 線平片對早期肺癌的漏診率高,有文獻報道:漏診高達 77% 以上。而常規螺旋 CT檢查雖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其輻射劑量大,對人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20 世紀 90 年代末,歐、美、日等國相繼開展低劑量螺旋 CT 早期肺癌篩查的研究,結果顯示:低劑量螺旋 CT 是檢出早期肺癌最有效的影像學方法。
比較有名的是一個稱為NLST的實驗(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對比了低劑量CT(LDCT)和普通胸片兩種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方式,發現LDCT最終比普通胸片能夠降低肺癌死亡率20%。研究結果發表在2011年大牛雜誌“新英格蘭醫學”上。
是不是所有健康人都得去查?本文中,還有文獻中均指出,高危人群需要篩查,什麼是高危人群?以下兩類:
(1)年齡55-74歲,大於等於30年包吸菸史,若已戒菸,戒菸少於15年者。或者(2)年齡大於等50歲,大於等於20年包吸菸史以及至少另外一項危險因素(不包括二手菸),這些危險因素包括:氡輻射,職業暴露(比如石棉等),癌症病史(尤其是吸菸相關的),家族肺癌史,肺病史(慢阻肺或肺纖維化)。
低劑量螺旋 CT 能有效地發現肺部早期病變,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率,但同時篩查也帶來一些倫理上的問題。如:發現的肺部結節、陰影定性的不確定性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問題。實際上,LDCT上檢出的肺結節,大多數都不是惡性的,因此,假如查到肺內有結節,不用緊張,多聽聽放射科大夫意見,大家一起努力,抓住早期肺癌,早期手術。
-
3 # 劉永毅醫生
肺癌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說明肺癌發現時已多是晚期!對於第一大癌,怎麼早期才能發現呢?
早期肺癌一般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如果出現咳嗽,咳血痰等情況時病情都晚了!所以要早期發現,目前推薦的方法是低劑量螺旋CT檢查!
胸片以及痰檢等方法,一般發現時也是比較晚,對總的生存時間益處不大。
這裡要注意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檢查的。
吸菸者!約佔肺癌患者的80%-90%,長期和吸菸者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就是“二手菸”發生肺癌的機會也是非吸菸者的2-3倍!
還有中國廣大農村還有用柴草做飯的,菸灰也是原因。
長期肺部疾病的,職業接觸,遺傳因素的,既往有腫瘤史的都是些高危因素。
目前推薦檢查時間為1年1次。
-
4 #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是中國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甚至,年輕患者也經常可以遇到。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很好!
如何發現早期肺癌?胸部高解析度CT是很好的檢查手段,此外還有支氣管鏡、痰檢、腫瘤標誌物檢測等等。
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或者沒有典型症狀,容易忽略,所以很多患者是透過體檢發現的。像這位61歲的老菸民,胸部ct發現右肺上葉支氣管分支區域性增厚,提示炎症可能,不除外腫瘤。考慮到患者抽菸多年,是肺癌的高危因素,積極進一步檢查,最終明確為早期肺鱗癌,經手術切除治癒。
還有很多肺腺癌患者,在早期表現為肺結節,可以透過體檢發現:像這位患者,甲狀腺術前查體,意外發現右肺混合密度結節,隨訪三個月病灶沒有消失,因為靠近胸膜下,做胸腔鏡切除很方便!最終手術明確為原位腺癌,治癒!
不可忽視的肺癌腫瘤家族史說到肺癌,必須要提到腫瘤家族史,有些人體檢發現肺部中、高危結節,如果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有肺癌患者,我們一般都建議積極一點處理。像這年輕的女性患者,體檢發現肺部結節,腫瘤標誌物正常,但患者的小姨曾經患過肺癌,我們建議她積極處理,手術證實為貼壁生長為主的微浸潤腺癌,治癒。
中國對肺結節的研究越來越規範和科學,對其分型也很細化。建議大家定期健康體檢,遵從當地醫生指導。
肺癌的預防從預防肺癌的角度上,我們呼籲戒菸限酒,避免二手菸,遠離霧霾,減少金屬粉塵顆粒吸入,避免長期油煙吸入。
回覆列表
【如何早期發現早期肺癌? 】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做肺癌篩查? 】
【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主講人:支修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著名胸外科專家、著名控煙與肺癌防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