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要快樂85

    在水下憋氣絕對是一個危險的動作,除了因深度變化引致氣體體積變化所導至的肺部過度膨脹傷害。累積的二樣化碳濃度導至的急促、效率低的呼吸模式

    慢而深的呼吸是在水底下最有效率的方式------

    在上述的----有控制的呼吸模式。在此要對它加以敘述!

    在水下因為空氣的密度增加,為了要減少氣體渦流阻抗與摩擦,必須減慢呼吸速率。再來是加深你的呼吸,因為空氣死腔的體積是一定的,在加深呼吸後,經過肺小泡的新鮮氣體增加,身體所需的氧氣和排除的二氧化碳都能徹底的進行交換,自然地大腦不會對胸部肌肉做出指令、要肺部的呼吸速率加速!還有一個重點:較深的吐氣------打個比方來說,假設肺部的總容積是2L,在你吐氣至剩下1L時,大腦就對肺部肌肉下了一個指令:OK!足夠下次換氣之需了!可以吸氣了!事實上,肺部仍有1L未排出的”舊”氣體,這隻會降低你下一次換氣時氣體交換的效率。我們必須”刻意”去儘量將舊氣體排出,前提是:在感到舒適的情形下,而不是使盡吃奶之力擠出氣體,過於出力會導至較小的支氣管蹋陷而封閉了肺小泡的通道,反倒是封閉了肺小泡的空氣通道,並會破壞你呼吸的律動!而吸氣時,也儘量不要”用力”吸至很飽,造成肺部過度擴張,正浮力增加,中性平衡失去控制。

    其次,這種呼吸方式所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像是練瑜珈一樣,會有令人冷靜下來的功用,這對於防止驚恐和過於緊張的潛水員來說特別受用!

    這種慢速而延長的呼吸方式(慢吸慢吐),意味著你在水下可以獲得較好的氣體交換效率。有經驗的潛水員,他會在知道上述原因之後,建立起能讓自己放鬆而又有效率的換氣模式。反應在外的~就是他的氣體消耗量上!

    降低自己受氣體擠壓傷害的機率------

    無庸置疑的,許多潛水傷害都來自因驚恐而導至的不當換氣方式。有經驗的潛水員,會增強他對環境變化的心理耐受度而儘量保持適當的換氣呼吸模式。換氣模式是一項在岸上就可以練習的技巧,藉由戴上面鏡,利用呼吸管呼吸,專注於保持一種慢,深,持續的換氣模式。這項練習會幫助你將此模式記憶在腦中,並在水下自然地運用出來!當然或多或少會有些許差異(因為壓力的不同),重要的是----你的身體記住了這個動作。

    水下的實際操作------

    當你穿著完備,準備下潛時----注意你的呼吸模式。如果你的呼吸因為緊張,水面前進等因素而顯得有些喘時,做幾個深且慢的呼吸,有助於將它緩和下來!一旦和你的潛伴做了OK手勢,BC洩氣準備下潛時,此時儘量將肺部的空氣吐出以利下潛,當然是在可接受的舒適範圍內~

    在潛水的過程中,當然你的注意力會被分散到其他事物上,但是亦需持續的注意自己的呼吸模式。如果在不知覺的狀況下,呼吸模式改變,開始覺得自己很喘、換不過氣來(請注意!不是吸不到氣,而是覺得換氣速率不足以應付身體所需的狀況)的時候,停止一切動作!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換氣控制上!將自己穩固在一個不會動的物體(像:礁石),以減少身體動作,控制吐氣速度----為何不是控制吸氣的動作?因為你的大腦自然會負責這一部份!在幾次深且慢的吐氣後,換氣速率會慢下來,換不過氣的症狀會消失,你也會開始感到放鬆。

    何者會改變你的換氣速率?

    像是運動量增加,焦慮,寒冷,虛弱等。找出原因之後,想出解決之道,或許結束此次潛水。誠如前面所提,當你能夠掌握換氣控制時,耗氣量會大幅的降低,潛水過程也會變得更輕鬆,愉快!

    另外一項藉由呼吸技巧精進而同時獲得改善的是----中性浮力控制的掌握!

    取代頻繁的BC充排氣動作,進而靈活運用肺部容積大小來對身體作上升、下沈做出細膩的控制。例如、在你前進的路徑上出現了一個突出珊瑚礁石,此時保持你的身體水平、較平常的吸氣量再多吸一點進來,此刻因肺容積增加會帶來的額外正浮力、將你的身體往上帶而不至於撞上礁石!在越過障礙物後,只需吐出較一般換氣時更多一點的氣體、身體就會隨之下沈、回到原先之前進路線。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因你吸氣或是吐氣而造成的浮力變化、都會有數秒鐘的延遲!有經驗的潛水員即是能夠抓住時間差和掌握前置量,方能精準地控制自己在水中的浮力!保持一種深且慢、由嘴部吸吐氣的換氣模式,是一個安全且舒適的潛水活動之核心要素!它是一項需要經由學習、練習、並取代本能反應的技巧。要讓它深植腦海只有……一再、重複、不斷的練習!讓自己在陸上、水下,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呼吸模式。像是訓練自發性的第二種呼吸模式,在一咬上二級頭、潛入水中後,大腦能夠立即切換至水下模式而自在、輕鬆的呼吸。對於換氣掌握、中性控制皆能隨心所欲的話,那麼、你一定會增加自信,同時也會是一位較為安全的潛水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我想單刷,不喜歡群刷,不怎麼PK.應該玩什麼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