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優飛揚
-
2 # 伊森先生的覺悟
歷史可以合理想象,但不能無依據戲說,更不能亂說,胡說可能提高收視率,但讓下一代不知道正史是大罪,整治一下也好,大國有大國的樣子,自由也有對價的存在,自由不能是無政府主義,也不能是歷史虛無主義,不用帶有色眼鏡去看國家的政策。
-
3 # 銳博電子劉爽
主要是都信仰人民幣了,這樣的環境,讓人慢慢的失去了做事情的底線,當一個人做事情沒有底線的時候,會有多麼可怕!
-
4 # 張139558534
當初,這兩部電視劇在網路平臺首先播放,自己並沒有去看。習慣了,都是願意電視上看,而且是一天看幾集方式,看很多集也不習慣呢。《延禧攻略》播放時,開始有頭沒尾看些,從魏瓔珞開始上位,進入宮廷爭鬥時,都看了沒有再拉下過。後來,因為反覆重播,原來沒有看到都算仔細看了。估計,算是看了兩三遍,用我自己標準衡量,是可以的。因為,自己能看上一遍就認為不錯了,絕大多數只是看了幾眼的效果。這部劇描寫魏瓔珞的“厲害”,還是很出色,起碼讓人能看得下去。聶遠演的乾隆也是不錯,尤其對魏瓔珞看不起自己,他又放不下架子舉動,很到位,很精彩。覺得有意思的是,魏瓔珞在皇后摔傷昏迷期間看她,也碰到乾隆而躲起來。後來明玉出來,她竟然去問,“那個討厭鬼走了嗎?”乾隆出來反問,“你說呢?”哈,討厭鬼差點成為要命鬼了。
《如懿傳》也是表述同期情形,只是人物刻畫不同了。開始,有延禧攻略的影響,很看不好它。周迅,大公鴨嗓很讓人掃興,最低,開始階段用個年輕配音。但越往後演,還越能顯露特色,還是成功的。只是,把衛燕婉描繪十分垃圾,和魏瓔珞比落差也太大了吧?總之,這部劇也是能夠看下去。
宮鬥戲能夠拍的好,主要情節不受限制,大家演起來彰顯活力。再加上好的編導,即使不是什麼有名氣演員,也是不錯。只是,太多不行。到時只能很俗氣,品級也會越來越低。一年能有一部,應該就可以了。如果大家看好,一窩蜂的上,只能是糟糕結果了。
-
5 # 誠心誠意15476
中國爛戲太多…抗日神劇裡的現代武器,新潮髮飾,服裝,流行語言,全靠女人抗日等等,一看就來氣,我一般不看中國電視劇。
-
6 # 牧愛堂下
電視劇,電影等媒體的宣傳對社會的影響是決對不能忽視的。看當今社會:女士之間產生矛盾後扇耳光,男女之間是往臉上潑水等……,這行為都是從電視劇裡學的,以前哪有。在社會上到處看到的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以自己為中心的人,玩心技的人。好人的標準都變了。
-
7 # 手機使用者50734792271
延禧政略都火到國外八十多個國家,中國卻還在禁播?真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好不容易有個電視劇出口創匯了,咋還要自斷財路?
多家衛視受此影響緊急調整編排,原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如懿傳》時段改為綜藝節目重播,原浙江衛視《延禧攻略》時段改為《愛情公寓》,原山東衛視《廷禧攻略》時段改為《歡樂頌》。
回覆列表
它們遭禁播,可以視為上面打壓宮鬥劇的訊號。相信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宮鬥劇的生存環境都不會太好。
1月25日,《北京日報》理論週刊針對以《延禧攻略》《如懿傳》為代表的宮鬥劇進行批判。文中認為,這些宮鬥劇存在五宗罪。
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精心演繹“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衝擊克勤克儉美德;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
對於這些批評,我本人是基本認可的。
宮鬥劇最大的硬傷恐怕是將殘酷的宮廷生活言情化。
《如懿傳》講愛情,《延禧攻略》講愛情,就連口碑很好的《甄嬛傳》依舊是愛情(還是三角戀)。
披著歷史的外衣,講述愛情中的厚黑陰謀,是宮鬥劇吸引人的手段。而女主人公魏瓔珞能夠在宮廷中過關斬件,打怪升級,也是現代人想要成為人上人的心願的扭曲表達。
我不否認,《甄嬛傳》比《延禧攻略》這種爽劇更高階。但是《甄嬛傳》就真的無可指摘了嗎?
為了劇情的需要,雍正成為後宮女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看完《如懿傳》,知道甄嬛下毒毒死了雍正?這是宮鬥劇的設定,也是反歷史的戲說。這種戲說,對於沒啥歷史知識的觀眾來說,還是有一定損害的。
當然,在宮鬥劇中學習歷史知識,確實是一件風險極高的智力活動。這也加重了宮鬥劇的尷尬形象。
觀眾對於宮鬥劇的要求只是消遣,正如看於正的《延禧攻略》,用簡單的智鬥活動增加爽感。這是娛樂至死時代的常見景觀。
尼爾·波茲曼曾在《娛樂至死》中說,
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
宮鬥劇最大的原罪恐怕還是赫胥黎式的,讓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
然而,透過禁播《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方式,也很容易成為奧維爾式的——監獄。
收視率意味著大眾的選擇,他們的生活確實需要減壓釋放。不可否認,像《延禧攻略》這樣的爽劇是一種短平快的文化垃圾,但它可以出現,而不可以弘揚。市面上出現高精端的好作品,也需要政府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