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沙付牙律師

    有效勞動時間就是價值就是財富,純發錢,帶動不了勞動,坐吃山空,只有換一種方式,給某些優惠政策而大家踴躍勞動最後創造更多財富。

  • 2 # 野風財經

    中國跟美國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華人跟美華人的消費心理也是不一樣的。

    大多可能不是經濟科班出身,從實踐角度講操作難度大容易搞歪也可以理解,從理論上講通貨膨脹可就看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就是,由於各種各樣原因,導致我們國家貨幣超發的情況是一直存在著,而貨幣超發的結果,就是我們平時人民幣購買力會越來越弱。那麼,中國的貨幣超發情況有多嚴重呢?2013年3月,中國的M2突破了100萬億,而到了2020年1月M2站上了200萬億美元,在短短不到7年的時間裡,M2翻了一倍。

    目前,中國的M2是GDP的2倍,而像歐美這樣的國家M2通常只有GDP的70%左右。可以這麼説,中國M2的規模是全球最大的。貨幣超發的後果除了吹大國內房地產泡沫之外,還有就是引發購買力的下降。現在我們如果拿100元人民幣去商場購物,其真實的購買力只及10年前100元面值的70%還要低。

    說回發錢,好多人反對的是直接發錢,也確實不反對發券。

    一般來說,邊際消費傾向具有遞減的規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消費慾望,隨著財富的增長積累而降低。

    舉個直觀的例子,當你擁有1個億時,每多掙1塊錢可能只多花1分錢,因為你的生活必需需求早已經得到滿足,剩下的可能就不怎麼花。但當你只有1000塊錢存款時,每多掙1塊錢可能就會花8毛錢。

    凱恩斯提出來包括這個MPC概念以內的一整套凱恩斯理論的時候,美國剛剛經歷1929年的大蕭條。有效消費不足,生產過剩導致了美國經歷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經濟危機和衰退之一。

    根據MPC理論,危機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之前在古典主義指導下的完全放任的資本主義下,貧富差距極度拉大,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在股票市場崩盤後民眾的財富蒸發一空,雖然少數有錢人還是很有錢,但畢竟是少數,花不了太多錢,大部分人都回到了赤貧,且避險需求大幅增加,直接導致整個社會的有效需求過低。

    在美國,窮人基本都是超前消費,根本沒有存錢的意識和概念,你給他發錢,他可能很快就會花掉,最後確實是刺激了經濟。全民無差別發錢,有錢人多拿一點點錢,和不拿這點錢,消費都差不多,對他們的效用變化也不大。但普通人拿到這筆錢,大部分都會選擇用來消費。

    中國的情況還有點特殊,就是大部分人的財富都套在房子裡,很多有點錢的人也很缺流動資產,這下給他們發錢他們也會很快花掉用來消費。不過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發的錢都用來還房貸,結果打水漂,消費也沒提上來。08年的4萬億和14年的救市已經將中國的居民槓桿率提高到接近崩潰的水平,如果還繼續發錢,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害怕他們花錢買資產(股票,還房貸等)了,直接發消費券,優惠券,效果更拔群,因為直接就限制用途在消費了。因此在需求端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是最快捷的恢復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恢復產能的辦法了。

    當一個國家的GDP潛力只發揮了一部分的時候談通貨膨脹是沒有意義的。好多發錢把戲玩崩了的是本來產能極限就那麼多,已經充分就業了,你還非要發錢,那就是通貨膨脹啊,有些人反對直接發錢好歹也能指出是因為這方面的可能性。

    沒有任何一個經濟理論是能夠適用於任何一種情況的,最簡單的經濟學模型背後有極端嚴苛的假設,越簡單的經濟學模型,所做的假設越不符合實際,一刀切根本就不是經濟學的思維模。

    總之,如果我們學美國進行無差別發錢,按照我們喜歡存錢的優良傳統,發1000萬,存800萬,除了增加貨幣量,於事無補。因為無法帶動消費動力的發錢那就不是經濟領域的事情了,要麼是慈善,要麼就是耍威風。

    目前消費券發的量很少,每個城市都是幾千萬上億的樣子,全國也沒多少。為什麼,就是政府基於金融風險的擔心,即使是純粹消費行為,會不會有人把消費券買賣變成一門生意?會不會抬高大眾對於政府放水的預期?會不會有一幫磚家出來帶路反對呢?

    美國底層大多是週薪制的,而且很多人沒有儲蓄,沒有工作確實活不下去的,加上你總統是這幫人選出來的,而且經濟指標是連任的重要砝碼,你不發能怎麼辦?

    我們國家,目前以房地產為核心的金融資產泡沫巨大,任何政策的施行都如履薄冰,這錢一旦撒出去,想收可就收不回來了,真像剛才講的,都用來還房貸交房租了,而沒有用來消費,那不僅增加了通脹的風險,對於刺激經濟真的是弊大於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的燕麥片-怎樣把生燕麥片加工成熟的,能即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