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先生61515069
-
2 # 使用者964619961258
當然是的,不成功的相聲或任何文藝類誰請呀,就相聲而言,有些人把相聲說的跟話劇似的還大言不慚說別人,誰請誰看呀
-
3 # 清風明月148190705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首先是服務大眾的。特別是說唱藝術。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早以闡明瞭。在現階段同樣適用。
-
4 # 甲殼蟲83856057
不一定。倒是有些商演,為了賺錢、為了賺更多的錢,突破人格和道德的底線,把無聊當有趣,成為精神的黃禍!把無恥當幽默,成為思想的毒源!把不健康的垃圾當做新穎奇妙包袱,透過他們惡劣的表演廣而告之,長此必將成為社會新毒瘤。
-
5 # 暖陽相伴9009
國企上班的有的工資拿,有醫保有公積金有退休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代表。沒飯吃的自己找飯吃,怎麼非得上剛上線,非要拍死嗎?替餓肚子的想想,不一定人人都是高大上呀
-
6 # 小唐糖棠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是因為好的相聲一定能賣錢,賣不出票的肯定不是好相聲。說不是因為不好的相聲也有可能賣錢。
相聲不是交響樂不是書畫,那些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才能理解和欣賞,相聲從起源就不是一個高雅的藝術形式,而是一種民間藝術,所以它不存在誰理解不了或者水平不夠欣賞不了的問題,也就是說只要你聽力沒問題,能懂普通話你就能聽懂相聲,所以說受眾是相當廣泛的。
在這種情形下幾十塊錢的票都沒人願意看有可能是好的相聲麼?反過來如果你的相聲有笑料有意思自然有觀眾買單,現在有錢沒處花精神空虛的人很多,花錢買高興他們很願意。
但也有個問題就是現在不好的東西也能賣的出錢,比如某些主播創作的東西,把髒字去掉就相當於只放了一段音樂一句話都沒說,這種東西也會有人買單,甚至網上還有打群架做人販子的做直播還有百多萬人觀看點贊成粉絲刷禮物,這種就完全屬於病態了。相聲也是如此,摻雜一兩個髒字或者葷段子並且點到即止無傷大雅,但如果全篇都是髒字和葷段子就是個問題了,這種東西能賣錢但不是好的相聲。
好的相聲應該是雅俗共賞,風雅之人能會心一笑,庸俗之人也能開懷一笑,這樣才是好的作品。
-
7 # 愛看德雲社呢
那當然,郭德綱于謙德雲社的相聲花錢都買不到票呢,不花錢的話房蓋都得擠開了,商演成功與否肯定是檢驗相聲的唯一尺度,為了照顧許多花不起錢,但是非常喜歡他們的觀眾,也可以在網上購買會員。全加在一起得有多麼龐大的群體喜歡看。
-
8 # 娛雷
這話太絕對,應該說“商演是檢驗相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能賣票的不一定是好(相聲)演員,但是賣不出票的一定不是好演員——這話我十分贊同!
相聲成功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所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相聲成功標準的看法也一樣,都各有不同、各有優劣。但總結起來無非以下幾點:
1. 相聲作品的內容是否積極、Sunny、教導真善美、(內容是否)發人深省。這是很多“正能量”的觀眾經常掛在嘴邊批判“三俗”的論調。說實話,Sunny、積極我能理解,這個真善美、發人深省就值得商榷了。我們普羅大眾去聽個相聲,根本目的是什麼?很簡單——圖個樂呵!如果能在快樂的同時得到一定的思考和成長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如果硬要把相聲作品當成“說教”工具就違背了相聲創作的初衷!也是觀眾所不願看到的!
2. 相聲作品笑點、包袱夠不夠。相聲說到底的作用還是“製造快樂”,相聲演員演繹的作品內容是否有新意、笑料有多少、包袱密度有多少才是關鍵。只要內容夠有料、夠好笑、能被大部分觀眾接受,我覺得就是一個好的相聲、成功的相聲!
3. 最關鍵的一條標準,那就是能否“商演”。相聲商演是完全市場化、商業化的行為,它不同於某些贈票、關係票一類的演出,將選擇權完全交給市場、交給觀眾。我覺得郭德綱有句話說的特別好:
“能賣票的不一定是好演員,但不能賣票的肯定不是好演員!”相聲好不好,演員說了不算、專家說了不算,老百姓說了才算!一個相聲被專家“捧”上天,可賣十塊錢一張票都沒人看,究竟是現在的觀眾“不懂欣賞”還是你的作品“曲高和寡”,我相信老百姓心中自有公論!
相聲應該回歸本源,有些“帽子”該拿就得拿相聲理應迴歸它本來該有的樣子,從大眾中來,到大眾中去。用質樸、簡單、通俗的素材去帶給觀眾快樂與享受,不要一味的以“衛道士”自居,用什麼“低俗”、“不入流”、“毫無養分”來打擊、評判那些賣座的相聲藝人。時代在發展,相聲也在與時俱進,如果真為了相聲好,有些“帽子”還是不要亂扣為好。
-
9 # 源遠流長38804457
過去常說說書唱戲點化人。什麼藝術形式不能純娛樂,現在有的相聲當時覺得可笑,可聽完後沒有值得回味的東西。當前社會就是缺乏針砭時敝引導人向上向善向廉好作品。
回覆列表
姜主席:去他媽的商演,我從來不商演,真正的藝術是無價的,我要用我的熱情去愚弄大眾,不對,說走口了,是娛樂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