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玻璃魚V

    是的。

    科學家較一致的看法是鳥類的直接祖先是一種小型恐龍的意見(奧斯特羅姆,1967),認為由假鱷類演化為恐龍中的虛骨龍類,然後再進一步演化為始祖鳥,而演變為新鳥類。

    以前認為古鳥亞綱的始祖鳥是侏羅紀發現的鳥類,2004年時被認為是一種恐龍。從已發現的標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鳥具有羽毛;後足對趾型;腕掌骨和跗蹠骨癒合;骨盤結構、鎖骨、喙部、下頜關節方式以及眼等許多特徵與鳥類相似。

    始祖鳥具槽生齒,有具尾椎的長尾;脊椎雙凹型;前翅掌指骨遊離並具爪;腦、胸骨、肋骨及後肢等特徵又與爬行類接近。所以始祖鳥被認為是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的中間環節。

  • 2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早在18世紀,就已流傳有“鳥類是由魚類進化而來”的傳說:“魚翅變成了羽根,乾枯的鱗片變成了羽毛,面板變成了一層軟毛,鰭變成了腳。”在19世紀中葉,科學家們雖已發現並注意到,鳥類與爬行動物有許多相像之處,但卻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兩者之間的聯絡。

    1861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古代環礁湖河床的石灰石中,人們發現了始祖鳥化石。達爾文的朋友、自然學家赫胥黎將始祖鳥看作是一個完美的爬行動物與鳥類轉換形式的典型例子:爬行動物的重骨頭轉換成輕的、空的鳥骨;前臂伸展成翅膀;淺的胸骨加深變成眾多翅膀的

    肌肉;鱗片發展成羽毛。赫胥黎認為,在鳥類和恐龍兩者之間有著神秘的相似性,並由此作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鳥類並不與恐龍同時存在,它們是近親。

    20世紀70年代初,耶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羅姆重新審視了這一概念後指出,始祖鳥與獸腳類恐龍之間也有著相似性。奧斯羅姆說,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而是以羽毛的形式生存著,如燕子、鷹、蜂鳥和喜鵲。但是,從陸棲恐龍到始祖鳥到燕子,這並不能說是一種直接的血統。奧斯羅姆說,“我們還沒有證據支援任何直接直系的血統。化石記錄中的空隙太多。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將散失的時間和空間點聯絡起來。”

    但是,這種假說卻遭到了一部分鳥類學家的反對。他們認為,鳥類與恐龍相像並不是因為關係密切,而是因為生活在相同的小生態環境中,以相同的方法行動所致。這種相同特性或趨同的不同發展,在生物歷史中是常見的現象,這也就是生物學上所稱的同功現象。不妨

    看一下蝙蝠和蝴蝶的翅膀:兩者都是撲翅飛行的,但是由不同的身體部位而升空的,並沒有跡象表明它們是共同的祖先。

    1994年,在北票市的一個小山村發現了一塊鳥類化石,當中國科學院鳥類化石專家侯連海先生看到這塊化石時,立即被它那種與始祖鳥十分相像的圖形所震驚,圖形大小如喜鵲,長有與始祖鳥一樣的翅膀、長指狀物和彎曲的爪子。在始祖鳥長有完整牙齒的嘴的地方,卻

    有著角質的無齒鳥嘴。這種鳥幾乎與始祖鳥一樣古老,且已具備了現代的顎。侯先生將此鳥命名為“孔子鳥”,意即“祭祀孔子的鳥”。

    孔子鳥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能夠進行遠端飛行的最早鳥類,它的翅膀幾乎與始祖鳥一樣原始,但已有了一些諸如輕盈的骨頭、較短的尾巴等現代鳥類的特徵。

    1996年,在北票市上園鄉的一個小山村四合屯,當地農民在挖掘孔子鳥化石時發現了四塊長毛的小型肉食恐龍化石。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被發現的長毛恐龍的化石,因而被譽為“中華鳥龍”。它的發現對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假說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直接支援了鳥類由小型的

    食肉的棲地性恐龍進化而成的理論。

  • 3 # 使用者1943641456485

    季強博士及其同事於三年前在遼西發現了中華龍鳥化石。此後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全長0.65米,身體上有很短的原始羽毛;頭較大,牙齒粗壯銳利;尾極長,由五十四節尾椎骨組成;前肢短小,後肢長而粗壯。這種動物的骨胳結構具有明顯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的特點,但已發育了原始的羽毛,是一種從小型獸腳類恐龍向原始鳥類演化的過渡性動物。

    季強據此並結合其他一些早期鳥類化石特點提出,在獸腳類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中,中華龍鳥開始出現原始羽毛;原始祖鳥和尾羽鳥最早發育了翅膀和羽片為對稱狀的飛行羽毛;始祖鳥飛行羽毛的羽片已變為不對稱型別;孔子鳥和長城鳥出現角質喙和尾綜骨,飛羽很長。原始祖鳥和尾羽鳥為鳥類的開始,這類生物應稱作“初鳥類”。

    新發現的恐龍蛋很可能是某種小型恐龍鳥產下的,它們生活在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的關鍵時期。

    應該說,鳥類的起源是個謎。現在丠般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也有說法映,鳥類是恐龍的近親。在中國發現的 帶羽毛的恐龍 和孔子鳥,在德國發現的始祖鳥,都栯支援這一說法的論據。但目前這一說栕的正確性並不是100%受到肯定。孔子鳥 ??描述者侯連海就堅持認為,從擁有雙 ??型頭骨的杜氏孔子鳥來看,鳥類起源 ?? 初龍類 ,而非恐龍。即是說,初龍類是鳥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狼文言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