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48204207382

      依附論:又稱“外圍——中心論”,一種研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相互關係的理論學說。產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勞爾·普雷維什、埃及的薩米爾·阿明、英國的A.G.弗蘭克和美國的I·沃勒斯坦等。他們認為,世界被分為中心國家(發達國家)和外圍國家(發展中國家),前者在世界經濟中居支配地位,後者受前者的剝削和控制,後者依附於前者。由於中心與外圍之間國際地位的不平等,導致中心與外圍之間的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各國學者對於如何解決這種不平等的依附的觀點大相徑庭。  依附論是企圖解釋經濟發達和不發達原因的一種思想學派。該理論雖然包括一大批體現多種概念和方法的論著,但所有依附論作家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即把不發達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看成是由外部力量制約的,也就是說,是其它的較強大的國家在統治著不發達國家。這使依附論思想家都採用一種流通論的方法(參看流通條目)。他們認為可以從交換中的支配關係出發來解釋不發達的原因,這就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分析幾乎排斥在外了。  依附論思想家認為“剩餘”是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從不發達國家那裡榨取來的。不發達國家所以貧窮和不能發展,就是因為它得不到自己的“剩餘”。這種“剩餘”相應地被掠奪、被投資到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去了,而這正是這些國家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依附論斷定,這種既榨取又盜用的雙重性,既造成了國家之間的不平等又使這種不平等永久化。從歷史上來看,“宗主國”對殖民地的掠奪和搶劫是宗主國發展和殖民地停滯不前的最初原因,而這同一個原因則造成今天的不發達現象。  對據以榨取和盜用剩餘的確切機制的描述,在上述論著範圍內也各不一致。屬於最早提出依附論之列的人有巴蘭和弗蘭克,他們強調剩餘榨取是世界最初成分富國和窮國(或地區)的原因,榨取是國家之間而不是階級之間的關係的一個方面。雖然他們並不特別關心描述榨取和盜用過程的機制,但人們可以從他們的分析中推匯出這樣一點,即殖民時代的榨取主要表現為直接盜用產品(掠奪和搶劫),而現代的榨取則表現為將利潤收回本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和音樂有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