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儘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1、 領域性與人際距離
領域性原是動物在環境中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種適應生存的行為方式。人與動物畢竟在語言表達、理性思考、意志決策與社會性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但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也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不同的活動有其必須的生理和心理範圍與領域,人們不希望輕易地被外來的人與物所打破。
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需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統盤考慮。人際接觸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接觸物件和在不同的場合,在距離上各有差異。赫爾以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的研究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徵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人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
每類距離中,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例如在密切距離中,親密、對對方有可嗅覺和輻射熱感覺為接近相;可與對方接觸握手為遠方相。當然對於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際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2、 私密性與盡端趨向
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於空間範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範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私密性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要求更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非常明顯地觀察到,集體宿舍裡先進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願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於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於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願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透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牆卡座的設定,由於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3、 依託的安全感
生活活動在室內空間的人們,從心理感受來說,並不是越開闊、越寬廣越好,人們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更願意有所“依託” 物體。
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臺上,人們並不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車的地方,而是願意待在柱子邊,人群相對散落地彙集在廳內、站臺上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託”,更具安全感。
4、 從眾與趨光心理
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觀察到,緊急情況時人們往往會盲目跟從人群中領頭幾個急速跑動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當火警或煙霧開始瀰漫時,人們無心注視標誌及文字的內容,甚至對此缺乏信賴,往往是更為直覺地跟著領頭的幾個人跑動,以致成為整個人群的流向。上述情況即屬從眾心理。同時,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流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語言訴引導會優於文字的引導。
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首先應注意空間與照明等的導向,標誌與文字的引導固然也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予以高度重視。
5、 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
由各個介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徵常會使活動於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
三、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運用環境心理學的原理,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面極廣,暫且列舉下述幾點:
1、 室內環境設計應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徵
例如現代大型商場的室內設計,顧客的購物行為已從單一的購物,發展為購物--遊覽--休閒--資訊--服務等行為。購物要求儘可能接近商品,親手挑選比較,由此自選及開架佈局的商場結合茶座、遊樂、托兒等應運而生。
2、 認知環境和心理行為模式對組織室內空間的提示
從環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覺器官,評價環境或作出相應行為反應的判斷是大腦,因此,“可以說對環境的認知是由感覺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工作的”。認知環境結合上述心理行為模式的種種表現,設計者能夠比通常單純從使用功能、人體尺度等起始的設計依據,有了組織空間、確定其尺度範圍和形狀、選擇其光照和色調等更為深刻的提示。
3、室內環境設計應考慮使用者的個性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環境心理學從總體上既肯定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認知有相同或類似的反應,同時也十分重視作為使用者的人的個性對環境設計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為、個性,在塑造環境時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適當地動用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引導”,對個性的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意義上的“制約”,在設計中辯證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儘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1、 領域性與人際距離
領域性原是動物在環境中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種適應生存的行為方式。人與動物畢竟在語言表達、理性思考、意志決策與社會性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但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也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不同的活動有其必須的生理和心理範圍與領域,人們不希望輕易地被外來的人與物所打破。
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需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統盤考慮。人際接觸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接觸物件和在不同的場合,在距離上各有差異。赫爾以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的研究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徵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人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
每類距離中,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例如在密切距離中,親密、對對方有可嗅覺和輻射熱感覺為接近相;可與對方接觸握手為遠方相。當然對於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際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2、 私密性與盡端趨向
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於空間範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範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私密性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要求更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非常明顯地觀察到,集體宿舍裡先進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願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於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於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願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透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牆卡座的設定,由於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3、 依託的安全感
生活活動在室內空間的人們,從心理感受來說,並不是越開闊、越寬廣越好,人們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更願意有所“依託” 物體。
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臺上,人們並不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車的地方,而是願意待在柱子邊,人群相對散落地彙集在廳內、站臺上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託”,更具安全感。
4、 從眾與趨光心理
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觀察到,緊急情況時人們往往會盲目跟從人群中領頭幾個急速跑動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當火警或煙霧開始瀰漫時,人們無心注視標誌及文字的內容,甚至對此缺乏信賴,往往是更為直覺地跟著領頭的幾個人跑動,以致成為整個人群的流向。上述情況即屬從眾心理。同時,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流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語言訴引導會優於文字的引導。
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首先應注意空間與照明等的導向,標誌與文字的引導固然也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予以高度重視。
5、 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
由各個介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徵常會使活動於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
三、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運用環境心理學的原理,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面極廣,暫且列舉下述幾點:
1、 室內環境設計應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徵
例如現代大型商場的室內設計,顧客的購物行為已從單一的購物,發展為購物--遊覽--休閒--資訊--服務等行為。購物要求儘可能接近商品,親手挑選比較,由此自選及開架佈局的商場結合茶座、遊樂、托兒等應運而生。
2、 認知環境和心理行為模式對組織室內空間的提示
從環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覺器官,評價環境或作出相應行為反應的判斷是大腦,因此,“可以說對環境的認知是由感覺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工作的”。認知環境結合上述心理行為模式的種種表現,設計者能夠比通常單純從使用功能、人體尺度等起始的設計依據,有了組織空間、確定其尺度範圍和形狀、選擇其光照和色調等更為深刻的提示。
3、室內環境設計應考慮使用者的個性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環境心理學從總體上既肯定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認知有相同或類似的反應,同時也十分重視作為使用者的人的個性對環境設計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為、個性,在塑造環境時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適當地動用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引導”,對個性的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意義上的“制約”,在設計中辯證地掌握合理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