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已經過期了

     第一段敘述愚溪的地形位置以及它的名字之由來。前者的筆墨十分簡約,十三字,僅只說有條小溪位於灌水北面,向東流入瀟水。後者首先引述了兩種傳說。一種說,這條小溪由於冉姓人家曾居於此,故名“冉溪”,一種說,由於它具有染東西的功能,故名“染溪”。然後筆鋒一轉,正面敘述作者所以命名它為愚溪的道理。由於他因瓜而獲罪,因罪面遭貶,因貶面愛此溪,又因愛此溪而擇其風景絕佳處築室而居。進而聯想到古代有個“愚公谷”,如今作者居家於此溪之上,而當地土居對於它的名字則莫衷一是,作者才不得已而為之,素性更名為“愚溪”。此段文字乃扣題之筆,所以作者才不吝筆墨,詳加敘述。古有“愚谷”,今有“愚溪”,均以人愚而得名。一谷,一溪,一古一今,皆以愚名,遙相對應—作者以此申明自己以愚命溪並非杜撰。所以此筆絕非贅文閒墨,更非故作高深掉書袋;惟因有了這一筆才使文章顯得跌宕有致,耐人玩味。從章法上看,這一節的收尾解決了篇首的兩個“或曰”的爭端,這樣題目中的“愚溪”二字就交代完滿了。

      第二段以愚溪為中心,寫出“八愚”的名字。這一段前面全用敘事,“為愚”重複了七次,很容易產生單調重複的感覺,但作者的敘述,採用有詳有略,或連或斷的處理方法,消去了重複乏味,反而重複有趣。本來這一節敘述插不進抒情和議論,而結尾卻說:“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表明所謂“八愚”卻大有美景、不可忽視。“以予故,鹹以愚辱焉”說明稱之為愚,是名實不符,是對山水的侮辱。由水受辱的根源是“以予故”,這三個字中酸辛多多。所以,這一節結尾幾句表面是為“愚溪”等鳴不平,實際是為自己抒憤慰。從章法上說是“揚”溪,為下面的“抑”起波洲。

      第三段忽起一大跌宕。先是設問自答,說明“水”(自然包括溪水)雖為智者所喜愛,但卻可以“辱而愚之”的原因:適類於餘。“抵”:水中高地。這裡,作者把溪之愚與餘之愚相比,以為二者互為伯仲,因而把前文中溪以己而受愚辱的結論推翻。這是這一部分中的第一處跌宕之筆。然後,作者又把己之愚與兩位古人之愚相比,得出的結論是己之愚是真愚,古人之愚乃假愚,但是天下人都不能給這條愚溪另外再起名字,就是由於它的名宇乃是“餘”這個貨真價實的愚人所起的緣故。這是又一層跌宕,即為方才對於愚溪的那些非議徽詞作了翻案文章。這裡的層層跌宕之筆,表面看去,彷彿是作者故憊而為之的曲筆、俏筆,實際是他遭受貶滴以後矛盾、痛苦心理的自然表露。這從此文的級後一部分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最後一句“適類於予”。就自然過渡到第說自己。“辱而愚之,可也”是溪我雙關語。本來應該數落自己了,卻又引出“甯武子”和“顏子”來陪襯,這在暗中為自已佔地步:“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是牢騷語,也有自負的意思,不能輕輕放過。表面上仍然歸到“溪溪”之名上,“予得專而名焉”,和第一節相應。

      最後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前面抑揚反覆,千迴百折,都是為這一節服務,從抑到揚,也是先從溪和人兩方面說,然後合而為一。“溪雖”一層從上文的貶溪轉入贊溪,“善鑑萬類”言其用,“清瑩秀澈”言其質,“鏘嗚金石”言其聲,明著贊溪。寫出文人的胸無塵滓、筆於造化的特色。“能使愚者”一句由溪到人,轉換自然。“予雖”句由上文的自貶轉入自贊,中間的“亦”字是細密處,與此段贊溪幾句話相應。幾句講自己文墨的造詣,“漱滌萬物”,窗其精深;“牢籠百態”,言其廣博。最後一層將己與溪合說。“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多而莫我知也”,這幾句是全文最得意處,好像天地之間只有己與溪化而為一。散文到得意處,往在夾幾句韻語,柳文中也常見這種情況,這表示感情激動到了高潮,但在得意之中著“寂多而莫我知”一句,上應“不合於俗”“違於理,悖於事”“予以愚觸罪分等語,一種廢棄之牢騷自然流露。這幾句可以和《始得西山宴遊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境界和情趣是一致的。“於是”一句表明題中的“詩序”二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椒樹下可以用防草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