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是科學史上,牛頓愛因斯坦之外的第三人!
而且是經典物理到現代物理之間的關鍵性過度人物之一
如果你現在在看這篇文字
手裡肯定是拿著一個手機
手機如此深刻的改變了我們
無論距離多遙遠
只要有訊號
我們都能拿起手機打個電話
或者連通一次影片通話
我們所說的訊號
在物理學被稱為電磁波
如果沒有電磁波的發展
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
都不會存在
地球也不會像如今這樣變成地球村
電學從牛頓時代就開始發展了
一代一代人在認識電的過程中
發現了電和磁之間的緊密關係
這中間有非常多的科學家產生
未來我們會陸續去認識他們
而今天,我們必須先認識這位科學家
他用一個方程組
不但把電和磁完美的聯絡在一起
而且統一了電磁學的所有理論
用形象一點的話說
佔中學物理所有知識點40%份量的電磁學
被完全概括了
這個方程組叫麥克斯韋方程
發明這個方程組的科學家就是麥克斯韋
蘇格蘭愛丁堡城堡山谷的一側有一條大街
喬治大街
在喬治大街的末端有一座雕像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他是蘇格蘭最傑出的科學家
1831年出生的麥克斯韋
從小就展現出天才的數學能力
15歲的時候寫了一篇論卵行曲線的論文
發表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刊物上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孩子之手
1850年麥克斯韋考入劍橋大學
主攻數學和物理學
在這個時代,由於法拉第的傑出貢獻
電磁學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但是法拉第在數學方面能力相對比較欠缺
無法把他的實驗理論上升到數學表述
1855年麥克斯韋寫了《論法拉第的力線》一文
初步建立了電與磁之間的數學關係
1864年麥克斯韋的理論成熟了
他發表了著名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
文中不僅給出了今天被稱為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電磁場方程
同時提出了電磁波的概念
他認為
變化的電場必產生磁場
變化的磁場又產生電場
這種變化著的電場和磁場
共同構建了統一的電磁場
電磁場以橫波的形式在空間傳播
這就是電磁波
在建立完整的電磁理論之後
他更明確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
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
1873年,他出版了偉大的著作《電磁通論》
這本書全面總結了
一個世紀以來電磁學取得的所有成果
是集電磁理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
1879年11月5日,麥克斯韋因病去世
與前面介紹的幾位科學家不同
因為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高度抽象
並不是在提出時就受到廣泛認同
他的身前榮譽遠遠不及法拉第等科學家
直到赫茲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
他的理論才被人們普遍接受
而在下一個世紀
麥克斯韋理論大放光彩
他的理論不但總結了電學,磁學,光學
巧合的是
麥克斯韋去世的那一年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出生了
人類也正是因為這種一代又一代的承前啟後
讓科學持續不斷的前進
1931年,在麥克斯韋百年誕辰紀念會上
愛因斯坦評價:
麥克斯韋的工作是牛頓以來
物理學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果的工作
麥克斯韋的貢獻不止在電磁學
他還在熱力學上有巨大貢獻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是統計力學
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就是麥克斯韋
統計力學這個名字也是麥克斯韋提出的
1905年愛因斯坦寫了六篇論文
這六篇論文橫跨三大領域
每一篇都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這一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其中有兩篇就是關於統計力學的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也是從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得到的啟發
可以說愛因斯坦是麥克斯韋的隔世弟子
麥克斯韋人生最後幾年全部的精力
都用在了建立卡文迪許實驗室
以及整理卡文迪許的文稿上
他創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如今已經是劍橋大學物理系的代稱
這個實驗室培養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
被譽為“諾貝爾獎的搖籃”
麥克斯韋是科學史上,牛頓愛因斯坦之外的第三人!
而且是經典物理到現代物理之間的關鍵性過度人物之一
如果你現在在看這篇文字
手裡肯定是拿著一個手機
手機如此深刻的改變了我們
無論距離多遙遠
只要有訊號
我們都能拿起手機打個電話
或者連通一次影片通話
我們所說的訊號
在物理學被稱為電磁波
如果沒有電磁波的發展
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
都不會存在
地球也不會像如今這樣變成地球村
電學從牛頓時代就開始發展了
一代一代人在認識電的過程中
發現了電和磁之間的緊密關係
這中間有非常多的科學家產生
未來我們會陸續去認識他們
而今天,我們必須先認識這位科學家
他用一個方程組
不但把電和磁完美的聯絡在一起
而且統一了電磁學的所有理論
用形象一點的話說
佔中學物理所有知識點40%份量的電磁學
被完全概括了
這個方程組叫麥克斯韋方程
發明這個方程組的科學家就是麥克斯韋
蘇格蘭愛丁堡城堡山谷的一側有一條大街
喬治大街
在喬治大街的末端有一座雕像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他是蘇格蘭最傑出的科學家
1831年出生的麥克斯韋
從小就展現出天才的數學能力
15歲的時候寫了一篇論卵行曲線的論文
發表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刊物上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孩子之手
1850年麥克斯韋考入劍橋大學
主攻數學和物理學
在這個時代,由於法拉第的傑出貢獻
電磁學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但是法拉第在數學方面能力相對比較欠缺
無法把他的實驗理論上升到數學表述
1855年麥克斯韋寫了《論法拉第的力線》一文
初步建立了電與磁之間的數學關係
1864年麥克斯韋的理論成熟了
他發表了著名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
文中不僅給出了今天被稱為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電磁場方程
同時提出了電磁波的概念
他認為
變化的電場必產生磁場
變化的磁場又產生電場
這種變化著的電場和磁場
共同構建了統一的電磁場
電磁場以橫波的形式在空間傳播
這就是電磁波
在建立完整的電磁理論之後
他更明確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
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
1873年,他出版了偉大的著作《電磁通論》
這本書全面總結了
一個世紀以來電磁學取得的所有成果
是集電磁理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
1879年11月5日,麥克斯韋因病去世
與前面介紹的幾位科學家不同
因為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高度抽象
並不是在提出時就受到廣泛認同
他的身前榮譽遠遠不及法拉第等科學家
直到赫茲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
他的理論才被人們普遍接受
而在下一個世紀
麥克斯韋理論大放光彩
他的理論不但總結了電學,磁學,光學
巧合的是
麥克斯韋去世的那一年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出生了
人類也正是因為這種一代又一代的承前啟後
讓科學持續不斷的前進
1931年,在麥克斯韋百年誕辰紀念會上
愛因斯坦評價:
麥克斯韋的工作是牛頓以來
物理學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果的工作
麥克斯韋的貢獻不止在電磁學
他還在熱力學上有巨大貢獻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是統計力學
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就是麥克斯韋
統計力學這個名字也是麥克斯韋提出的
1905年愛因斯坦寫了六篇論文
這六篇論文橫跨三大領域
每一篇都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這一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其中有兩篇就是關於統計力學的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也是從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得到的啟發
可以說愛因斯坦是麥克斯韋的隔世弟子
麥克斯韋人生最後幾年全部的精力
都用在了建立卡文迪許實驗室
以及整理卡文迪許的文稿上
他創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如今已經是劍橋大學物理系的代稱
這個實驗室培養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
被譽為“諾貝爾獎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