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60025907063

    有些詩詞是有必要的。

    比如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再如李商隱的《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迴。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這兩首詩的第二句都有「飛迴」一詞,「迴」字多被解釋為旋轉、環繞(這也是其現在的常用義)。一般認為,兩位詩人想表達的都是「鳥兒們在空中飛旋、飛來飛去」的意思。

    簡化後「迴」字被併入「回」,就很可能被認為是「鳥兒還巢」或「鳥兒飛了回來」。

    這組合並簡化與「後/後」和「雲/雲」之類的還不一樣。後兩者我們還能借助上下文識別,但對於「迴/回」,即使我們品讀全詩,也難以發覺「飛回」有何別樣之處,需藉助專門註釋才得理解。

    一字之差,詩人想表達的含義和景象就完全不同。

    雖說「迴」本就是分化自「回」,一般情況下「回」幾乎都可以替換它,但之所以分化,不也是為了表義更精確嗎?

    其實在簡化漢字時,國家就沒有將「迴」和「回」當作異體字,而是作為繁簡字處理。而且,國家一直等到1964年才正式合併這兩個字。從這兩點我們也能看出,前人們其實是承認二字分化了,至少是已經有逐漸分化的趨勢。

    P.S. 其實「迴」字也可以表示返回,不過這個含義現代人一般用「回」表示。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知乎上曾經的提問了:

    沒想到有些朋友受到合併簡化字的影響,居然會對這句詩詞產生疑惑。

    (我很懷疑,這提問是故意來黑簡化字的嗎……)

    所以有時候用傳統漢字寫寫詩詞,也是有那麼點意思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些年,你最憂傷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