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戀上美味

    不能這麼問孩子,有的大人覺得很好玩但我覺得利大於弊。孩子的思維比較簡單他會很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對大人來說也是不好回答的,更別說孩子了!況且他回答哪個答案都不是最好的都有負面的影響!

    一、如果孩子憑自己的感受說出喜歡其中一個人,可能另一個人會不高興,而且會遭到“譴責”。如果讓孩子違心地說也喜歡另一個人,實際就是讓他說假話。孩子會認為,說假話不但不會被批評,還會得到表揚甚至獎勵,這在其幼小的心靈埋下了一顆不誠實的種子。

    二、孩子不會全面理解大人的心思,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只是憑感性認識看問題和分析問題,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三、孩子的判斷往往是誰經常能滿足其要求,他就喜歡誰。孩子的思維就是這麼簡單,所以透過引導孩子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是提高其情商的好機會。比如你最喜歡誰呀?為什麼?那如果他喜歡媽媽你就說爸爸保護你,陪你出去玩,也很愛你你是不是也喜歡他呀?奶奶給你做飯很辛苦,也喜歡奶奶姥姥腿疼還照顧你那麼疼你你是不是也很喜歡姥姥呀!這樣處理問題,孩子大人皆大歡喜,而且給了孩子一個感恩教育的機會,讓他學會全面看問題,提高社交能力。

  • 2 # 波哥微課堂

    可不可以問這個問題,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問題答案的引導。因為孩子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你無法預設的問題,如何去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則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好”的衡量標準的引導。什麼是媽媽的好,什麼是爸爸的好。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喜歡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放縱孩子玩手機,孩子肯定認為好,放縱孩子天天不學習,孩子肯定覺得好。但這是好爸爸媽媽的標準嗎?顯然不是,古人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溫暖中不失嚴格,寬容中不放縱才是最好的。讓孩子感到你的理解,你的溫暖,即使你批評了他,甚至爹揍了兒子,孩子也是能理解的。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就得好好修煉自己。做一個善於引導孩子的好爸爸媽媽。方法可以不同,宗旨就一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是為他(她)好的爸爸媽媽。

  • 3 # 湘137693173

    連續三季的《爸爸去哪兒》,村長李銳一直在問小萌娃們一個問題:在家裡,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其實,在普通家庭,這種問題也常被掛在嘴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叔叔等一大波人圍著一個小孩子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爺爺好還是奶奶好”......有些家長甚至手中還揮舞中各種玩具、零食誘惑寶寶。其實,這些在家長看來是逗樂的話,很可孩子心中可能已經埋下不當的種子。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成年人的言行影響。首先,長輩們的相互比較,會讓孩子變得傲慢自負,產生一種不切實際的自我膨脹和自我為中心思想,導致日後的人際交往中,不能正確定位、甚至不斷碰壁。

    其次,這種比較,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在利益之間進行投機選擇。甚至有研究發現,從小就會討巧的孩子,長大了在婚姻情感中也會過分強調利益,更容易出軌、花心。

    最後,過度的關愛和給予,會讓孩子輕視別人的付出,不懂得感恩和珍惜,更不懂得照顧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要盡力保護孩子的純真。單純和誠實,是孩子學習所有美德的基礎和起點。如果希望孩子做什麼,不要以禮物等物質誘惑,而要透過情理說服孩子。

    此外,家人之間態度要一致,不能互相埋怨、說壞話。如果發現孩子被其他長輩“爭寵”又不方便明確勸阻,則要及時參與進來,引導孩子用公正、合理的方式來做選擇。比如告訴孩子“爺爺和外公都很想你,我們可以輪流去看望他們”,同時讓孩子明白,不能把禮物貴賤當成評判人的標準。

  • 4 # 順勢教育頑石張

    這是一個最蠢的問題,但卻又是最常見的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會從小問到大

    類似的問題還有:

    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你喜歡奶奶還是媽媽?

    你今後長大賺錢了,給奶奶用還是給媽媽用?

    爸爸媽媽吵架了,你幫爸爸還是媽媽?

    有時候這些問題是一句玩笑,

    有的時候家長也別有用心

    卻往往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其次是傷害家人的關係,

    即使是玩笑,即使家人不在意,也會在心底留下陰影

    關鍵是孩子的回答,

    總有人會不滿意,

    讓孩子左右為難,失去正確感而無助

    從而使孩子產生自卑,不愛說話

    害怕與大人交流,形成社交恐懼症

  • 5 # 阿瓜阿果

    記得小時候,有親戚曾經問過我這樣的問題,當時爸爸剛好給我買了個玩具,就說“爸爸好”,沒想到媽媽不高興了,還說爸爸買玩具是浪費錢。可能是小時候比較聰明,媽媽在的時候就說媽媽好,媽媽不在時就說爸爸好。有時候兩個都在時,我乾脆說“誰給我買玩具誰就好!”

    這樣的問題,其實最好不要問小孩,幼兒說根據幾年的育兒經驗認為,會讓孩子感到困惑,“粑粑麻麻不應該都愛我嗎?”倒是這種提醒會驅使孩子比較父母到底誰會對自己好點,比如他們可能會比較誰經常買零食、誰會比較耐心、誰更加有求必應等,會離間孩子跟被孩子認為不怎麼愛自己的一方,會造成家庭關係的變化,甚至會影響家庭的和睦。

    更為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惟利是圖的性格,“媽媽經常給我買玩具呢,所以媽媽更好”,這種性格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以物質衡量對某些事情好壞的判斷。

    見風使舵也是這類孩子的性格,他們會察言觀色,揣摩大人的心思,想讓誰高興就說誰的好話。

    建議“爸爸好還是媽媽好”還是不要問孩子為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男人婚前說不在乎對方有沒有工作,婚後就嫌棄對方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