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mkkn32126

    1、見到熟人有想躲避想法的人是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2、迴避型人格障礙表現為缺乏自信,懷疑自身價值,敏感,特別是遭到拒絕和反對時。日常生活中對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絕即表現得很委屈,感覺受到了較深的傷害。

    3、迴避型人格障礙者從一開始就回避人際關係,要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他人意見。他們在生活中儘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數人仍與周圍人保持一定距離。在豐富的情感世界中,他們很難同別人進行深入的感情交流。人格障礙解釋:1、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於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2、人格的異常妨礙了他們的情感和意志活動,破壞了其行為的目的性和統一性,給人以與眾不同的特異感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尤為突出。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部分人格障礙患者在成年後有所緩和。3、人格障礙可能是精神疾病發生的素質因素之一。在臨床上可見某種型別的人格障礙與某種精神疾病關係較為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多在病前就有分裂性人格的表現,偏執性人格容易發展成為偏執性精神障礙。人格障礙也可影響精神疾病對治療的反應。

    4、人格障礙與人格改變不能混為一談。人格改變是獲得性的,是指一個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嚴重或持久的應激、嚴重的精神障礙及腦部疾病或損傷之後發生,隨著疾病痊癒和境遇改善,有可能恢復或部分恢復。人格障礙沒有明確的起病時間,始於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續終生。

    5、關於人格障礙的概念,過去曾有人認為人格障礙時精神病的輕症表現,與神經症是同一反應過程,但近年研究不支援以上見解,認為“人格障礙”是“行為的根深蒂固的適應不良型別”,在少年階段或更早階段即可發現,並貫穿整個生命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思前想後算不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