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夏半心半島秋水

    蘇軾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夜歸臨皋》在《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中,由於結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兩句所表達的棄官歸隱之念,以至於第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子瞻鼻斯如雷,猶未興也"。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行香子·述懷》 在蘇軾現存的360多首詞作中,"歸"字竟出現了100餘次,這是深可玩味的現象。李澤厚先生說:"蘇軾一生並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透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為,蘇軾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 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歸朝歡》全詞氣象宏闊,情致高健,堪稱蘇詞中寫離別的代表之作。這也是我把它列出來的原因。 在上闕,蘇軾寫了與伯固同遊廬山的所見所感。 他這首詞中描繪出的畫面總讓人不由得想起太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參天。震澤夢遊與廬山清賞,虛實交映,相輔相成,給人一種瑰麗多變之感。"雪浪搖空","青壁何天",如此奇麗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當蘇軾陶醉於這種似夢非夢的自然樂趣之中時,一縷悲涼之感卻襲上心頭,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現實中來。 “接淅"出自《孟子·萬章下》,說的是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說孔子去齊國的途中淘米燒飯,不等把米淘完、瀝乾,帶起就走,言其匆速狼狽之狀。"此生長接淅"一句正是蘇軾宦海浮沉的生動對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須肉這道菜裡的肉要用什麼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