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國篇:
1、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2、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6、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7、正其本者萬事理,勞於永者逸於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釋:勞於永,為長遠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常忙碌。
二、安危篇:
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釋:居安,處於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備。
2、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六十四章)
釋: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生之時。未亂,尚未發生動亂。
3、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釋:浚,開浚,疏通。
4、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管子•版法》)
釋:召遠,招徠遠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閉,堵塞。
三、誠信篇: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蘭克林)
3、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魯迅)
4、誠實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爾基)
5、誠實是科學家的主要美德。(費爾巴哈)
6、坦白是使人心地輕鬆的妙藥。(西塞 羅)
7、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 爾)
8、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福科)
一、治國篇:
1、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2、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6、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7、正其本者萬事理,勞於永者逸於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釋:勞於永,為長遠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常忙碌。
二、安危篇:
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釋:居安,處於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備。
2、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六十四章)
釋: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生之時。未亂,尚未發生動亂。
3、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釋:浚,開浚,疏通。
4、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管子•版法》)
釋:召遠,招徠遠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閉,堵塞。
三、誠信篇: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蘭克林)
3、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魯迅)
4、誠實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爾基)
5、誠實是科學家的主要美德。(費爾巴哈)
6、坦白是使人心地輕鬆的妙藥。(西塞 羅)
7、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 爾)
8、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