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並沒有什麼“秦齊稱東西二帝”,因為秦是自稱了西帝而齊並沒有“跟進”。

    周赧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認為羽翼豐滿,不屑再自居周天子之下,就謀求比王更高的尊號,在魏冉等人提議下他想到了傳說中“三皇五帝”中“五帝”的稱號“帝”(因為傳說中的“三皇”實權並不足,主要靠“以德服人”,五帝是可以生殺予奪的,這比較對秦王胃口),打算自己稱帝。

    但這個時候秦的“帝”只是比王更高的尊號,目的是凌駕於諸侯國乃至周天子之上(當時不僅戰國七雄都已稱王,半死不活的越、血統存疑的千乘之國中山、曇花一現的殷商餘燼宋也稱王,王這個稱號已經有點爛大街了),而還不是像後來秦始皇那樣,當一箇中央集權的獨一君主,把其它君主統統取消,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謀求列國承認,減少稱帝阻力,在他看來,要做到這些最好、最經濟的辦法,莫過於拉一個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諸侯王一同踩過稱帝紅線,這樣一來法不責眾,可減少道德壓力,二來就像當年向戎弭兵導致晉國、楚國附屬國相互承認對方盟主霸權地位一樣,秦、齊“相帝”會促使兩國的“小弟”也承認對方“大哥”的帝號。

    正因如此秦昭襄王才讓魏冉去齊國,勸說齊湣王稱帝,而齊湣王並非不想、而是擔心稱帝后遭到天下諸侯譴責,成為眾矢之的惹火上身,因此採納蘇秦等人建議,“受而不稱”,即表面上接受秦國“好意”,並致以感謝,但送走魏冉後仍然稱齊王,不稱東帝,這樣一來秦昭襄王也不敢獨自稱帝——那樣就成了一家擔禍,齊湣王說不定還能舉起“討伐逆賊”的旗號趁火打劫。當然,按照齊湣王的算盤,如果秦王稱帝后天下預設,他隨後也就跟進了,不過這一幕並未發生。

    不僅如此,秦“建議”齊稱帝的另一個目的,是約齊攻趙,但趙的戰略重要性對秦很關鍵,對齊就差得多,且趙很強大,和齊並無嫌隙,又是秦齊間的屏障和緩衝,因此齊國並不想攻趙,而想討伐突然崛起、到處橫衝直撞,在各國間口碑很壞又沒有太強實力的宋國,“受而不稱”可以掌握戰略方向選擇的主動權,政治上也對自己有利。現實中齊國倡議伐宋,各諸侯國紛紛響應,連原本不情不願的秦國也不得不在最後上了伐宋的末班車,齊國戰略地位十分主動。

    當然,隨後齊湣王志得意滿,處置失當,和各諸侯國一一鬧翻,最終引來樂毅伐齊之禍,但那是其隨後戰略選擇失當所致,僅就東西二帝事件上他的處置是適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潘金蓮不開窗戶。故事的一切又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