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辰糗事

    近年來,山藥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山藥因重茬連作、種子帶線蟲、使用未完全腐熟的欄肥、遭受短體線蟲病的為害也逐年增加,雨水多的年份髙達70%遭遇到危害。一、病害症狀山藥從下種到收穫,均可能受到短體線蟲病的為害,9月上中旬氣溫較高時表現病症。地上部表現葉色偏淡,植株矮化,病重時全株發黃,甚至枯死。首先表現在新發肉質根(定株撥苗時細觀察):正常根的特徵是白色、根尖、細長、毛細根比較少;糊頭病根的特徵:黃色至褐色、根尖呈園球、龜裂、短粗,肉質根向下伸長的能力差,塊根短粗、有的分叉,多表現中上部先出現淡褐色小點,後逐漸發展為橢圓形深褐色病斑,再擴充套件成片,最後成為不規則黑色病斑。塊根貯存時,若條件適宜,病斑將繼續擴充套件蔓延,發病區域逐漸失水,表皮開裂。二、發病規律病原短體線蟲是一種無色、透明、未節化的無脊椎動物,體長不超過1mm,發育適溫在25度、10度以下則停止活動,致死溫度為55度(5分鐘),主要分佈在20cm左右的深土層內。為害期較長,在山藥的整個生長期均可為害,傳播途徑主要為土壤、種苗、農具、泥土傳播。三、防治措施及方法1.優良選種:山藥糊頭病、紅斑病、黑斑病主要透過種體傳播這一特性,選擇無病良種特別重要。通常在每年秋冬選擇純正、無病、健壯種苗,忌用頸部細長、底部尖細、毛孔外凸的多代退化種和帶病種苗。最好是採用無病田繁殖的一代最佳化無病種苗種植。2.最佳化栽培:選擇地勢較高,溼度較低,肥沃疏鬆的無病沙質土壤,冬前翻耕,冬凍春曬。深溝高畦種植,雨季注意排水。播前施足經過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每畝施用氨基酸生態肥3-5袋可在加中微量元素肥20公斤(必須使用!),也可以使用太平生態牌的生物菌肥160斤+中微量元素肥2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可增強山藥抗病耐病能力,減輕病害。3.合理輪作:合理輪作換茬可以有效減輕和避免山藥短體線蟲病危害。3年以上的輪作,尤其是水旱輪作,防病效果好。4.藥劑防治:A,非重茬地:播前,用三氯異氰脲酸30克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于山藥種體上(令種體均勻粘有藥液),凉曬25天左右,其間翻動6—12次左右。B,重茬病區地:每畝用三氯異氰脲酸80%畝用150克混土撒施與地表,然後翻地 C,無論是否為重茬地:在定株時,當發現有“糊頭病”必須及時用三氯異氰脲酸500倍液進行灌根,每株最好用藥液500ml,對糊頭病、紅斑病、黑斑病、莖基腐病的防治率高達96%以上,並且提高產量30%以上。5.注意事項:A,推薦使用氨基酸生態肥3-5袋+中微量元素每畝用量為20公斤,防治糊頭病效果極好。B,在定株時,一旦發現有糊頭病時,要及時用三氯異氰脲酸500倍灌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人喝茶嗎?喝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