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書遲

    首先,魏國所處的歷史階段是豪強政治時期,在曹丕出臺九品中正制後,更加強化了這一趨勢。司馬懿透過多年的政治軍事歷煉,成為豪強利益的代表,他的資源不但有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更有很多豪強勢力的支援。

    其次,曹爽的執政過程中,為了排擠司馬懿,他建立了自私唯利的小圈子,把豪強們都推給了司馬懿,曹爽只所以挺了十年之久沒有倒臺,是因為皇帝在他手中,曹家夏侯家手中還有些權力兵力,並不是曹爽本人能力強。曹爽執政喪失了人心,人們把希望寄託在司馬懿身上,希望他做魏國的周公,匡護朝政。

    再則,力量大小很多時候是動態變化的,曹爽力量大卻都是烏合之眾,司馬懿力量小但他有一呼百應,翻雲覆雨的能力。曹爽的力量主要在洛陽,離開洛陽,就無能為力了。司馬懿影響在全國,他只等曹爽離開洛陽。

  • 2 # 不沉的經遠

    高平陵之變前,曹爽在力量上並沒有明顯優勢,他只是依靠掌握了中軍的軍權,在洛陽暫時居於優勢地位而已,但是在整體政治力量上,他處於劣勢。

    東漢時期,世家豪強的政治勢力就很強大,曹操時期雖然強力打壓了一波,但是在曹丕時代,世家的力量就開始恢復。而隨著曹真等人的去世,以曹家、夏侯家為代表的皇族力量日益衰微,而魏國的皇后大多出身貧賤,外戚的力量也嚴重不足,曹丕、曹叡的短命,又使得他們沒法建立屬於自己的親信大臣勢力。因此在朝堂上,世家的力量逐漸獨大起來。

    曹叡在生病以後,開始圈定的顧命大臣是曹宇,由他出任大將軍,而曹肇、夏侯獻、曹爽、秦朗(曹操養子,也算皇族)四人輔助。這個結果自然遭到了世家們的反對,加上曹叡的親信劉放、孫資與曹肇、夏侯獻不和,誣陷曹宇等人要行“豎刁、趙高”之事,最後曹叡才該任命曹爽代表皇族,司馬懿代表世家作為顧命大臣。

    其實在這個任命出來是,魏皇族的力量已經是遭到了重大的失敗。而對於曹爽來說,雖然得以出任顧命大臣,但是他是以曹宇等人失敗為代價換取的勝利,實際上得罪了皇族中的大部分人。所以曹爽最後能用的,除了自己幾個親兄弟外,也只有夏侯玄等少數人,使得自己的政治力量又大打折扣。

    曹爽在和司馬懿初期的鬥爭中能佔據上風,無非是他開始掌握住了中軍的軍事力量,在洛陽居於軍事優勢,其次利用皇帝的名義架空司馬懿。但是他在朝堂上能指揮的,只有自己的那個小圈子。

    所以對於曹爽來說,無非兩種選擇,一是老老實實利用自己有限的優勢,看著世家們繼續壯大,最終壓倒自己。二是重用自己的親信,擴張權力,以維持平衡。

    曹爽最終選擇了第二條路,結果就是讓世家們聯合起來。實際上正式由於世家們的支援,司馬懿才能發動高平陵政變。朝中的重臣大多旗幟鮮明的站在司馬懿這邊,像蔣濟更是直接利用自己在中軍中的影響,協助司馬懿掌握了中軍。

    所以曹爽的失敗固然是因為他無能,但是在皇族衰微的情況下,他的結果差別也不會太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理財日利率0.56%的產品,保本保息的產品有保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