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守智

    雖然很多人看電影只是為了休閒娛樂,並不見得能真的能達到鑑賞電影藝術性的境界,所以很多搞笑電影,即使劇情和表演很爛,但也能讓很多笑點低的人開心大笑,所以也能輕鬆收穫不俗的票房。但大家看電影卻也還不只是求樂,甚至也有求虐的多元化需求,如果一部電影能讓很多觀眾都哭得淚滿襟,會讓不少人為求一哭跟隨圍觀,也能收穫不俗的票房。這些年,讓人大笑的電影不少,但真正讓人感動到哭得停不下來的電影倒是不多,而當初這部南韓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就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最近,臺灣翻拍的這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內地上映,就有不少人衝著被感動流淚洗眼睛的目的去圍觀,也有不少網友在某些社交軟體被刷屏,都說很感人,不知道是刻意花錢做的口碑營銷,還是她們的真實感受,但確實對不少觀望的網友心動了。我也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去看這部電影,看自己是否真的會被感動到哭得停不下來,也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會感動到哭。

    先且不說劇情和表演,光是看看哭沒哭這個期待,就有點失望。一方面,不少看過的朋友都表示沒哭,有的還中途離場,表示並沒有網友渲染的那麼感人。另一方面,個人觀影下來也沒真的被打動到觸及淚點,具體原因後面細說。再者,從觀影途中和觀影后對觀眾的觀察發現,基本上沒有人哭泣抹淚,相反倒是全場爆笑不少,完全不像在看名字那麼悲傷的電影,而在劇情開始和最後部分集中煽情轟炸催淚的部分,觀眾也表現得比較平靜。所以這部電影,並配不上這個“比悲傷還悲傷”的定位,有點誇大其詞的刻意渲染。

    再來說說故事設計。因為有一個很悽慘的名字,所以電影一開始就丟擲了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就是想讓觀眾儘早醞釀悲傷的情緒,但這樣開局就亮底牌,反而少了很多懸念,如果後面劇情延展爆發不能超過開篇的悲慘,自然就會虎頭蛇尾催淚失敗。而且為了讓男女主角的愛情變得更加曲折悲慘,編劇還引入了男二號和女二號,以犧牲他們倆已經相愛六年且已經訂婚的愛情,來成全這兩人的愛情捉貓貓遊戲,雖然看似很用心,但這樣刻意虐觀眾大家其實並不買單,只會覺得劇情狗血,而且中間一些橋段的設計,反而引發大家白痴笑,沖淡了這部電影的悲劇氣氛。所以電影最終的效果很尷尬,觀眾即使想配合片名和故事做點悲傷狀都很難,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改名《為了悲傷而悲傷》或者《想哭但哭不出來》或許更加貼切。

    另一方面,1984年出生馬上35歲且已經升級為辣媽的陳意涵,在電影中裝嫩,形象並不算違和,而1986年出生馬上33歲的劉以豪看起來清瘦也算年輕,所以兩人在電影中裝嫩組CP給人感覺不算很違也不生硬,他們讀在努力地笑努力地哭努力地煽情,但強行催淚的效果並不好。而且不少觀眾覺得男二號角色比男一號看起來更帥更順眼而且愛情經歷更悲催,到頭來兩段愛情都被欺騙一無所獲,而女二號看起來也比女一號更有個性更搶眼。

    最後,從觀眾觀影后在豆瓣的評分也能看出,這版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得分不高,僅有5.2分,比當初南韓版本的電影評分低了很多,這也是對電影質量的另一方客觀反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所謂的清理記憶體的軟體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