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2010,2013吸引我的,是一些看起來很小,卻十分有用的新特性。比如power point功能。
1.更簡易的“演示者檢視”
在演示者檢視介面下,我們可以檢視備註(觀眾看不到),可以看到下一頁是什麼,還可以放大幻燈片大小——這些功能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演講。
2.好用的“合併形狀”
熟
悉PPT2010的同學可能會吐槽:這功能2010版也有啊!但是,之前它都藏在隱蔽的自定義功能裡,一般人很難發現。但在2013版裡,它終於不再“躲
躲藏藏”,並且還多穿了一件“拆分”(以前是聯合、組合、相交、減除)。有了這個工具,可以畫出內建或預設形狀中不包含的形狀。
3.四兩撥千斤的“取色器”
配色的一大困難就是取色,雖然可以透過外部軟體獲取,但畢竟還是要記錄其RGB值再輸入到PPT的“其他填充顏色”裡,無端增加了很大工作量。有了取色器,我們可以直接把圖片擷取到PPT中,然後利用取色器摘取,改顏色即進入到“最近使用的顏色”裡。
4.讓人驚喜的“動作路徑結束位置”
以前的動作路徑一大詬病就是我們在製作時很難把握其目的地,結果很容易“走偏”。而在PPT2013中建立動作路徑時,PowerPoint 會顯示您的物件的結束位置。原始物件始終存在,而“虛影”影象會隨著路徑一起移動到終點。
除此之外,PPT2013的介面更簡潔友好,這也是對它愛不釋手的一個原因。
相比於2010,2013吸引我的,是一些看起來很小,卻十分有用的新特性。比如power point功能。
1.更簡易的“演示者檢視”
在演示者檢視介面下,我們可以檢視備註(觀眾看不到),可以看到下一頁是什麼,還可以放大幻燈片大小——這些功能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演講。
2.好用的“合併形狀”
熟
悉PPT2010的同學可能會吐槽:這功能2010版也有啊!但是,之前它都藏在隱蔽的自定義功能裡,一般人很難發現。但在2013版裡,它終於不再“躲
躲藏藏”,並且還多穿了一件“拆分”(以前是聯合、組合、相交、減除)。有了這個工具,可以畫出內建或預設形狀中不包含的形狀。
3.四兩撥千斤的“取色器”
配色的一大困難就是取色,雖然可以透過外部軟體獲取,但畢竟還是要記錄其RGB值再輸入到PPT的“其他填充顏色”裡,無端增加了很大工作量。有了取色器,我們可以直接把圖片擷取到PPT中,然後利用取色器摘取,改顏色即進入到“最近使用的顏色”裡。
4.讓人驚喜的“動作路徑結束位置”
以前的動作路徑一大詬病就是我們在製作時很難把握其目的地,結果很容易“走偏”。而在PPT2013中建立動作路徑時,PowerPoint 會顯示您的物件的結束位置。原始物件始終存在,而“虛影”影象會隨著路徑一起移動到終點。
除此之外,PPT2013的介面更簡潔友好,這也是對它愛不釋手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