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碼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白馬之盟約定於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前,在劉邦誅滅了異姓王的叛亂後,為了鞏固漢朝的統治,遂與大臣一起殺白馬,共同盟誓,盟誓的內容主要有兩條:
1、只要大漢王朝在,永遠會善待功臣的後代子孫。
2、不是劉姓皇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立下功勞的人,不能封候。如有違反,天下人可以共同擊殺他。
劉邦訂立白馬之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異姓王篡奪劉氏江山,而在公元前195年,劉邦已經剿滅8個異姓王中的6個,另外兩個一個趙王張敖病死了,另一個長沙王吳芮由於地盤小,為人低調仁義,不足為懼。
那麼劉邦擔心的只有呂后一族了,從劉邦臨死前派人殺樊噲就能看出,劉邦對於呂后一族還是很擔心的,無奈生命短暫,只得訂下白馬之盟加以約束。
呂后當政期間,不顧劉邦白馬之盟的約束,大封呂氏諸侯王,而當時參加過白馬之盟的大臣 ,如周勃、陳平等人,為了自已的職位和安危,屈服於呂后,並且贊同呂后封呂氏為異姓諸侯王,而反對的大臣,如王凌,被免職。呂后死後,諸呂作亂,這個時候白馬之盟起了相當作用,劉姓皇族與大臣聯合剷除諸呂,擁立代王劉恆即皇帝位,保證了劉氏江山。
而劉邦為了加強統治,在剪除異姓王的同時,又大封同姓王,正是由於劉邦封的這些同姓王,造成了42年後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劉邦的後世子孫發動的一場反對大漢帝國中央政府的叛亂,與白馬之盟沒有關係,白馬之盟防的是異姓王,而七國之亂是同姓王作亂。
七國之亂的根源在於分封制,劉邦錯誤的以為封了劉姓諸候王,大漢江山就不會亂,殊不知這正是七國之亂的根源。
分封制之所以不如郡縣制,原因在於分封出去的國家都是獨立的王國,前一兩代諸候還會因為血緣關係近有所親近,但越往後,血緣關係越淡泊,而靠血緣關係根本不可能維持和平,諸侯國由於獨立,又有一定的資源,如吳國,有銅礦和採鹽,諸侯國在相當長時期內迅速發展,實力越來越強,實力一強,心術就不正,就開始圖謀不軌。
當諸侯國實力與漢朝中央政府相當或接近時,叛亂就會發生,無論是否削藩,都會發生叛亂,早削是發生,晚削晚發生,當時的晁錯就明確的預見到諸侯王會叛亂,而解決這個同姓諸侯王叛亂的根本辦法,就是漢武帝採取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
諸侯國之前實行的是嫡長繼承製,所有土地和財產由嫡長子繼承,而其它兒子不繼承,而推恩令的內容,是把諸侯國所有土地財產平均分給諸侯王所有的兒子,結果就是諸侯國的地盤越分越小,到最後就沒得分了,分封制自然就死亡了。這就是解決分封制帶來的諸侯王叛亂的根本方法。
回覆列表
劉邦時期的白馬之盟確實對漢朝的統治起到了穩固的作用,劉邦死後的呂氏叛亂就是當年參與過白馬之盟的人平定的,平定呂氏叛亂以後擁戴了沒有任何背景的劉恆為皇帝(漢文帝)。
後來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想要削弱藩國的力量,逼得各藩王起兵造反,這其中叛亂的主要藩王吳王跟漢景帝還有私人恩怨。
其實我覺得吧!當年的白馬之盟說的是“非劉氏不王”,後來參與七國之亂的都是劉氏的藩王,即使成功了也還是劉氏的天下。至於再後來的叛亂者,肯定不會把當年的盟約當回事了,畢竟反正宣誓的不是我,關我什麼事,該幹嘛還得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