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勞成疾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之時病逝五丈原,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遺憾。諸葛亮早起晚睡,只要處罰軍棍超過二十杖,諸葛亮都要親自監督執行。而他每天吃的東西卻不過幾升。吃的那麼少又如此操勞,諸葛亮又怎麼可能長壽呢?可是諸葛亮也沒辦法,蜀漢人才凋零,他實在不放心把事情交給其他人去做,只好一個人承擔多份工作。
蜀漢政權“事無鉅細,鹹決於亮”,都說能者多勞,諸葛亮不愧一代奇才,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條,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的,所以沒過多久,諸葛亮就累垮了。其實諸葛亮本來可以不用那麼累的,蜀漢陣營原本有一個能可以和他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共同為興復漢室而奮鬥的。這個人如果還在,和諸葛亮正好優勢互補,他們的配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此人就是劉備集團的謀主——法正
可惜法正英年早逝,那麼假設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漢北伐能否成功呢?
法正,子孝直。原為劉璋手下謀士。後來背叛劉璋投靠劉備,成為劉備帳下首席謀士。與龐統一起獻策奪取益州,又提出著名的漢中策,定計陣斬夏侯淵,奪取漢中。可以說劉備稱漢中王之時,整個劉備集團大半地區是法正打下來的。演義中說,龐統身死雒城以後,劉備急忙調遣諸葛亮前來支援,最後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奪取益州。但是歷史上龐統去世以後,接著替劉備謀劃的是法正,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勸降劉璋。雖然劉璋並沒有因為法正一封勸降信而立刻投降,但很大程度動搖了劉璋抵抗的決心。等諸葛亮來的成都的時候,劉備在法正輔佐下已經基本上佔領了益州了。演義漢中之戰,劉備取得勝利成了諸葛亮的功勞。實際上正史中是法正率先提出“漢中策”,說服劉備下定決心與曹操爭奪漢中。而漢中之戰打到相持階段的時候,諸葛亮還在猶豫要不要增兵漢中呢。黃忠能夠陣斬夏侯淵,用的也是法正的計策。
法正的戰術能力可謂頂尖水平,諸葛亮都經常為法正的計策感到驚奇,而諸葛亮的戰術能力相對於法正就有所欠缺了。諸葛亮發明了八陣圖,後世名將也都沿用諸葛亮治軍的方法。北伐軍軍紀嚴明,進退自如,裝備精良,正面戰場上的確沒有能能夠打敗諸葛亮。若論治軍、練兵的能力,諸葛亮的確舉世無雙。但是戰術用謀和臨機應變方面,是諸葛亮一大短板。陳壽也說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法正,最擅長的就是奇謀將略了。二者如果能夠取長補短,可以配合的天衣無縫。
三國志中,陳壽評價諸葛亮:“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瀟之亞匹也”相對於軍事方面的才能,諸葛亮更擅長的是政治方面的才能。蜀漢如果要北伐,法正是主持北伐大業的最合適的原則。諸葛亮與法正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諸葛亮負責發展蜀漢民生,提升蜀漢國力。法正負責北伐曹魏,開疆擴土。曹操在時,猛將如虎,謀士如雲,都被法正打敗。曹真,司馬懿,不可能抵擋的了法正的兵鋒。而且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以後諸葛亮發出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的感嘆。側面證明,假如法正多活十年,劉備不會輕易去世(劉備夷陵敗逃到永安之後就病倒了,多半是憂憤交加而病的)。蜀漢即使收復不了荊州,也不至於兵敗夷陵。
法正如果活著,他完全有能力說服劉備優先北伐曹魏奪取雍涼。而這個時候劉備手下還是聚集了不少精兵良將的,諸葛亮在後方供應糧草,與孫權集團重新訂立盟約。劉備則御駕親征,以法正為謀主,曹睿英明不如劉備,張郃司馬懿用兵不如法正,蜀漢奪取雍涼不難。而諸葛亮因為有法正替他承擔軍機要務,自己只需要一心處理政事,發展民生經濟就好了,也就不會那麼操勞,能夠活的更久。
綜述,假設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漢北伐還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
積勞成疾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之時病逝五丈原,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遺憾。諸葛亮早起晚睡,只要處罰軍棍超過二十杖,諸葛亮都要親自監督執行。而他每天吃的東西卻不過幾升。吃的那麼少又如此操勞,諸葛亮又怎麼可能長壽呢?可是諸葛亮也沒辦法,蜀漢人才凋零,他實在不放心把事情交給其他人去做,只好一個人承擔多份工作。
蜀漢政權“事無鉅細,鹹決於亮”,都說能者多勞,諸葛亮不愧一代奇才,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條,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的,所以沒過多久,諸葛亮就累垮了。其實諸葛亮本來可以不用那麼累的,蜀漢陣營原本有一個能可以和他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共同為興復漢室而奮鬥的。這個人如果還在,和諸葛亮正好優勢互補,他們的配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此人就是劉備集團的謀主——法正
可惜法正英年早逝,那麼假設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漢北伐能否成功呢?
法正,子孝直。原為劉璋手下謀士。後來背叛劉璋投靠劉備,成為劉備帳下首席謀士。與龐統一起獻策奪取益州,又提出著名的漢中策,定計陣斬夏侯淵,奪取漢中。可以說劉備稱漢中王之時,整個劉備集團大半地區是法正打下來的。演義中說,龐統身死雒城以後,劉備急忙調遣諸葛亮前來支援,最後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奪取益州。但是歷史上龐統去世以後,接著替劉備謀劃的是法正,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勸降劉璋。雖然劉璋並沒有因為法正一封勸降信而立刻投降,但很大程度動搖了劉璋抵抗的決心。等諸葛亮來的成都的時候,劉備在法正輔佐下已經基本上佔領了益州了。演義漢中之戰,劉備取得勝利成了諸葛亮的功勞。實際上正史中是法正率先提出“漢中策”,說服劉備下定決心與曹操爭奪漢中。而漢中之戰打到相持階段的時候,諸葛亮還在猶豫要不要增兵漢中呢。黃忠能夠陣斬夏侯淵,用的也是法正的計策。
法正的戰術能力可謂頂尖水平,諸葛亮都經常為法正的計策感到驚奇,而諸葛亮的戰術能力相對於法正就有所欠缺了。諸葛亮發明了八陣圖,後世名將也都沿用諸葛亮治軍的方法。北伐軍軍紀嚴明,進退自如,裝備精良,正面戰場上的確沒有能能夠打敗諸葛亮。若論治軍、練兵的能力,諸葛亮的確舉世無雙。但是戰術用謀和臨機應變方面,是諸葛亮一大短板。陳壽也說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法正,最擅長的就是奇謀將略了。二者如果能夠取長補短,可以配合的天衣無縫。
三國志中,陳壽評價諸葛亮:“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瀟之亞匹也”相對於軍事方面的才能,諸葛亮更擅長的是政治方面的才能。蜀漢如果要北伐,法正是主持北伐大業的最合適的原則。諸葛亮與法正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諸葛亮負責發展蜀漢民生,提升蜀漢國力。法正負責北伐曹魏,開疆擴土。曹操在時,猛將如虎,謀士如雲,都被法正打敗。曹真,司馬懿,不可能抵擋的了法正的兵鋒。而且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以後諸葛亮發出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的感嘆。側面證明,假如法正多活十年,劉備不會輕易去世(劉備夷陵敗逃到永安之後就病倒了,多半是憂憤交加而病的)。蜀漢即使收復不了荊州,也不至於兵敗夷陵。
法正如果活著,他完全有能力說服劉備優先北伐曹魏奪取雍涼。而這個時候劉備手下還是聚集了不少精兵良將的,諸葛亮在後方供應糧草,與孫權集團重新訂立盟約。劉備則御駕親征,以法正為謀主,曹睿英明不如劉備,張郃司馬懿用兵不如法正,蜀漢奪取雍涼不難。而諸葛亮因為有法正替他承擔軍機要務,自己只需要一心處理政事,發展民生經濟就好了,也就不會那麼操勞,能夠活的更久。
綜述,假設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漢北伐還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