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書豪001

    妨礙物體運動的作用力,稱“阻力”。在一段平直的鐵路上行駛的火車,受到機車的牽引力,同時受到空氣和鐵軌對它的阻力。牽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牽引力使火車速度增大,而阻力使火車的速度減小。如果牽引力和阻力彼此平衡,它們對火車的作用就互相抵消,火車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液體中運動時,運動物體受到流體的作用力,使其速度減小,這種作用力亦是阻力。例如划船時船槳與水之間,水阻礙槳向後運動之力就是阻力。又如,物體在空氣中運動,因與空氣摩擦而受到阻力。

    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物體間相互接觸、擠壓

    第二,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

    第三,物體間接觸面是粗糙的

    我們說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是在物理學上嚴謹的概念,是針對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而言。但是在生活中,對於我們所想要的運動來說,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例如汽車,空氣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車剎車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也是阻力,但是汽車勻速或加速行駛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不但不是阻力,而是推動汽車前進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研究群落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