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首裡城突發大火,由於該建築幾乎全為木質結構,加之深夜的火災使得滅火作業沒有在第一時間展開,這座包含琉球時代歷史痕跡的世界遺產建築,就這麼毀於大火。
如果你曾去過沖繩,你會發現這裡除了語言使用的是日本本土的日語外,在生活習俗、文化內涵方面均是多元化的存在。中國元素、美國元素和日本元素在這裡都可以見到,而沖繩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首裡城,更是滿滿的漢風,尚清王時代建造的守禮門,門上更是掛著寫有“守禮之邦”的排匾。這一切都昭示著,沖繩曾經屬於中國,並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那麼這塊放在如今戰略地位極其顯赫的海外列島、通往太平洋的門戶(因為宮古水道的存在),是如何從中國失去,並一步一步被日本奪走設縣的呢?
沖繩本名琉球,曾被琉球王國統治,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成為了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乃至和歐洲之間的貿易中轉站,經濟高度發達,透過販賣黑糖,琉球曾經被譽為“萬國津樑”。琉球王國最早於1429年建立,當時便已經開始向強大的大明王朝進貢,並借希望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獲得庇護。而到了清代琉球王國的進貢也沒有停止,直到日本侵略者的出現,琉球邁出了離開中國的第一步。
琉球遺蹟——首裡城,在熊熊大火中毀於一旦
1609年,當時還是明萬曆三十七年,琉球遭到日本鹿兒島的薩摩藩入侵,戰敗的琉球王國被迫也向薩摩藩進貢,並一直持續到江戶幕府。1871年的日本剛剛經歷明治維新沒幾年,國內政局不穩,日本隨即透過戰事轉移國內內政問題,於是同年宣佈在全國展開“廢藩設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
但事實上,在那個時候琉球還沒有被日本實際武力佔領,琉球王國向當時的清王朝發出救援的請求,但清廷並不重視這塊海外藩屬國,拒絕發兵救援。第二年(1872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廢琉球王尚泰。
到了1875年,一切都變得無法挽回,日本政府派遣內務大臣松田道之前往琉球,正式宣佈琉球停止向大清進貢,並斷絕與大清之間的一切外交關係,由日本政府全面接管。琉球藩王被迫入朝,研究所謂的“政治釐革以及興建之法”,琉球也正式開始使用日本的“明治”年號。
雖然琉球王國無力反抗,但仍有不少不滿日本統治的琉球人自此選擇流亡大清,他們被稱作“脫清人”。在琉球民眾的抗議下,加之當時國內各界不滿清廷喪權辱國,肆意丟失領土,還是與日本之間就琉球問題展開了多次磋商。一方面,由總理衙門在京師與宍戶璣談判;另一方面,李鴻章與日本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談判。向德宏受到李鴻章的庇護,將一些談判內情透露給其他流亡清朝的琉球人。但是多次談判下,日本都拒絕歸還琉球,此事也被擱置下來。
最繁華時期(16世紀)的琉球那霸港,曾經是整個東南亞最為繁華的商港
甲午戰爭,不僅關乎中日兩國之間的命運,同樣牽繫著萬千琉球民眾的命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琉球親清派曾經多次率領民眾前往寺廟祈福,祈求大清能夠戰勝日本,奪回失地。但是隨著中國戰敗,再無力向日本提出琉球歸還一案,日本吞併琉球就成為了定局,無法改變,琉球人復國之夢也隨之灰飛煙滅。
就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首裡城突發大火,由於該建築幾乎全為木質結構,加之深夜的火災使得滅火作業沒有在第一時間展開,這座包含琉球時代歷史痕跡的世界遺產建築,就這麼毀於大火。
如果你曾去過沖繩,你會發現這裡除了語言使用的是日本本土的日語外,在生活習俗、文化內涵方面均是多元化的存在。中國元素、美國元素和日本元素在這裡都可以見到,而沖繩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首裡城,更是滿滿的漢風,尚清王時代建造的守禮門,門上更是掛著寫有“守禮之邦”的排匾。這一切都昭示著,沖繩曾經屬於中國,並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那麼這塊放在如今戰略地位極其顯赫的海外列島、通往太平洋的門戶(因為宮古水道的存在),是如何從中國失去,並一步一步被日本奪走設縣的呢?
沖繩本名琉球,曾被琉球王國統治,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成為了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乃至和歐洲之間的貿易中轉站,經濟高度發達,透過販賣黑糖,琉球曾經被譽為“萬國津樑”。琉球王國最早於1429年建立,當時便已經開始向強大的大明王朝進貢,並借希望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獲得庇護。而到了清代琉球王國的進貢也沒有停止,直到日本侵略者的出現,琉球邁出了離開中國的第一步。
琉球遺蹟——首裡城,在熊熊大火中毀於一旦
1609年,當時還是明萬曆三十七年,琉球遭到日本鹿兒島的薩摩藩入侵,戰敗的琉球王國被迫也向薩摩藩進貢,並一直持續到江戶幕府。1871年的日本剛剛經歷明治維新沒幾年,國內政局不穩,日本隨即透過戰事轉移國內內政問題,於是同年宣佈在全國展開“廢藩設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
但事實上,在那個時候琉球還沒有被日本實際武力佔領,琉球王國向當時的清王朝發出救援的請求,但清廷並不重視這塊海外藩屬國,拒絕發兵救援。第二年(1872年),日本正式吞併琉球,廢琉球王尚泰。
到了1875年,一切都變得無法挽回,日本政府派遣內務大臣松田道之前往琉球,正式宣佈琉球停止向大清進貢,並斷絕與大清之間的一切外交關係,由日本政府全面接管。琉球藩王被迫入朝,研究所謂的“政治釐革以及興建之法”,琉球也正式開始使用日本的“明治”年號。
雖然琉球王國無力反抗,但仍有不少不滿日本統治的琉球人自此選擇流亡大清,他們被稱作“脫清人”。在琉球民眾的抗議下,加之當時國內各界不滿清廷喪權辱國,肆意丟失領土,還是與日本之間就琉球問題展開了多次磋商。一方面,由總理衙門在京師與宍戶璣談判;另一方面,李鴻章與日本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談判。向德宏受到李鴻章的庇護,將一些談判內情透露給其他流亡清朝的琉球人。但是多次談判下,日本都拒絕歸還琉球,此事也被擱置下來。
最繁華時期(16世紀)的琉球那霸港,曾經是整個東南亞最為繁華的商港
甲午戰爭,不僅關乎中日兩國之間的命運,同樣牽繫著萬千琉球民眾的命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琉球親清派曾經多次率領民眾前往寺廟祈福,祈求大清能夠戰勝日本,奪回失地。但是隨著中國戰敗,再無力向日本提出琉球歸還一案,日本吞併琉球就成為了定局,無法改變,琉球人復國之夢也隨之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