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主義的各個流派之間,對這個問題的觀點不一樣。比較溫和的一派,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認為追求女性的美是必要而合理的,要反對的是病態的、以男性為中心的單一審美標準。她們的目標,是建立個體化、多元化的美。一個人既可以選擇瘦,也可以選擇胖,既可以選擇大眾的審美,也可以為自己建立獨特的法則,這才是最自由、最少壓抑的做法。我們知道,這種描述很理想,實現起來卻很難。群體的潛在影響力量,常常是盲目的、嚴酷的,單個的人想實現這種個性化的審美,談何容易。我所見到的一些女孩子,真是想也不想,就按照網紅臉的標準把臉給削了,真是看著都疼。
另外一派意見就很激進了,她們認為:女人如果突出女性特質,把自己打扮得嫵媚性感,就是喪失自己的權利。別說不應該整形了,連什麼美容院也不該去,甚至不該用化妝品,因為那都是在取悅男性。這些觀點,你應該也聽過。主要來自我們前面說到的自由女性主義和激進女性主義陣營,她們還認為:女人不只是不能讓男人為自己買單,也不能接受他們的任何優待。“女士優先”,本身就是歧視,三八婦女節是一種侮辱——為什麼沒有婦男節啊?還不是因為剩下的364天,都是男人的節日嗎?
這類爭議,在女性主義研究裡,稱為“本質主義和反本質主義”之分。本質主義認為,確實存在著一套不同於男性的女性氣質,那也是女性的權利所在。而反本質主義認為,那只是生理決定論的變種。在關於如何處理外表這類問題上,它們還沒有爭出個所以然。我覺得,其實有爭論比有固定答案更有意義。
在兩性的性格方面,目前來看,在西方是反本質主義佔上風的,它和認為“兩性差異的原因來自社會文化”的社會建構論結合在一起,已經影響了歐洲許多國家的教育政策。他們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會刻意模糊性別區分。引導男孩子和女孩子自幼互相瞭解,互相融合,不要在乎那些事先寫好的性別標籤。教師會幫助女孩子變得更大膽潑辣,更有主見,讓男孩子學習溫柔細緻,敢於抒發自己的感性。簡單地說,就是傾向於女孩更“男性化”,男孩更“女性化”。這和我們大多數人的教育目標正好相反,我們的教育理想,往往是讓男孩更有男子氣概,讓女孩兒更有女人味兒。
我覺得,這已經不只是女性權利的問題了,而是關於全人類的。2018年,著名的德國漢學家顧彬訪問了詩人海子的母親。聽完海子母親講述兒子的生前故事,想到了她幾十年來承受的喪子之痛,顧彬當眾捂著臉哭了起來。我們都是習慣“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看到一位七十多歲的外國老先生,為了一件三十年前的事在痛哭,記者肯定要問啊。顧彬回答得很坦率,他說:“在80年代的德國女權運動裡,女人總是批評我們男人不會哭,她們要我們學著哭,也要求我們理解她們為什麼哭。我從那時開始思考我自己,思考我的教育方法。我因為是男孩,從小父母就不允許我哭。原來,我也不喜歡杜甫的詩,因為他老是訴苦,老是在寫自己的痛哭。但從前些年起,我發現,如果一個男人真的能哭,是很了不起的。我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比較小的兩個兒子,就可以做到想哭就哭,他們是自然成長起來的。”
這一點,恐怕所有的男人都感同身受吧。女人是被社會文化製造出來的,男人其實也是。因為害怕被人說是“娘娘腔”,我們要壓抑自己的情感。能夠抒情的方式,好像只剩下了酒桌上的“感情深,一口悶”,靠一起經歷一場肝損傷來表達自己了,這真的是值得誇耀的陽剛之氣嗎?那些所謂的“娘娘腔”,是不是反而更自然呢?這件事也是一個象徵:支援女性的權利,也可以讓男性獲得完整。
在女性主義的各個流派之間,對這個問題的觀點不一樣。比較溫和的一派,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認為追求女性的美是必要而合理的,要反對的是病態的、以男性為中心的單一審美標準。她們的目標,是建立個體化、多元化的美。一個人既可以選擇瘦,也可以選擇胖,既可以選擇大眾的審美,也可以為自己建立獨特的法則,這才是最自由、最少壓抑的做法。我們知道,這種描述很理想,實現起來卻很難。群體的潛在影響力量,常常是盲目的、嚴酷的,單個的人想實現這種個性化的審美,談何容易。我所見到的一些女孩子,真是想也不想,就按照網紅臉的標準把臉給削了,真是看著都疼。
另外一派意見就很激進了,她們認為:女人如果突出女性特質,把自己打扮得嫵媚性感,就是喪失自己的權利。別說不應該整形了,連什麼美容院也不該去,甚至不該用化妝品,因為那都是在取悅男性。這些觀點,你應該也聽過。主要來自我們前面說到的自由女性主義和激進女性主義陣營,她們還認為:女人不只是不能讓男人為自己買單,也不能接受他們的任何優待。“女士優先”,本身就是歧視,三八婦女節是一種侮辱——為什麼沒有婦男節啊?還不是因為剩下的364天,都是男人的節日嗎?
這類爭議,在女性主義研究裡,稱為“本質主義和反本質主義”之分。本質主義認為,確實存在著一套不同於男性的女性氣質,那也是女性的權利所在。而反本質主義認為,那只是生理決定論的變種。在關於如何處理外表這類問題上,它們還沒有爭出個所以然。我覺得,其實有爭論比有固定答案更有意義。
在兩性的性格方面,目前來看,在西方是反本質主義佔上風的,它和認為“兩性差異的原因來自社會文化”的社會建構論結合在一起,已經影響了歐洲許多國家的教育政策。他們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會刻意模糊性別區分。引導男孩子和女孩子自幼互相瞭解,互相融合,不要在乎那些事先寫好的性別標籤。教師會幫助女孩子變得更大膽潑辣,更有主見,讓男孩子學習溫柔細緻,敢於抒發自己的感性。簡單地說,就是傾向於女孩更“男性化”,男孩更“女性化”。這和我們大多數人的教育目標正好相反,我們的教育理想,往往是讓男孩更有男子氣概,讓女孩兒更有女人味兒。
我覺得,這已經不只是女性權利的問題了,而是關於全人類的。2018年,著名的德國漢學家顧彬訪問了詩人海子的母親。聽完海子母親講述兒子的生前故事,想到了她幾十年來承受的喪子之痛,顧彬當眾捂著臉哭了起來。我們都是習慣“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看到一位七十多歲的外國老先生,為了一件三十年前的事在痛哭,記者肯定要問啊。顧彬回答得很坦率,他說:“在80年代的德國女權運動裡,女人總是批評我們男人不會哭,她們要我們學著哭,也要求我們理解她們為什麼哭。我從那時開始思考我自己,思考我的教育方法。我因為是男孩,從小父母就不允許我哭。原來,我也不喜歡杜甫的詩,因為他老是訴苦,老是在寫自己的痛哭。但從前些年起,我發現,如果一個男人真的能哭,是很了不起的。我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比較小的兩個兒子,就可以做到想哭就哭,他們是自然成長起來的。”
這一點,恐怕所有的男人都感同身受吧。女人是被社會文化製造出來的,男人其實也是。因為害怕被人說是“娘娘腔”,我們要壓抑自己的情感。能夠抒情的方式,好像只剩下了酒桌上的“感情深,一口悶”,靠一起經歷一場肝損傷來表達自己了,這真的是值得誇耀的陽剛之氣嗎?那些所謂的“娘娘腔”,是不是反而更自然呢?這件事也是一個象徵:支援女性的權利,也可以讓男性獲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