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即學習,本質上說是受到增強與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發生機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傾向於更多說真話;小孩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傾向於更多地說謊話。 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社會學習理論的這個論斷,從在常識看是走了一小步,從在科學上看是了一大步。透過這種理論,行為主義學派的增強理論被用來解釋許多社會心理學問題。社會心理學第一次擁有了改造社會的理論。自社會心理學理論出現之後,大量的電視報道、討論會便隨之出現,社會管理者開始更多地注意示範作用。榜樣的教育意義被空前重視起來。 拓展資料: 阿爾波特·班杜拉(英語:Albert Bandura,1925年12月4日-),出生於加拿大Mundare,著名心理學家,以其社會學習論著稱。 班杜拉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1951年獲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次年又獲得該校博士學位。 1953年,班杜拉加入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 班杜拉的第一本書《青少年的攻擊》(1959年),和後來的《攻擊:社會學習的分析》一書(1973年)。 1963年,班杜拉發表了他的第二本書《社會學習與人格發展》。1977年,班杜拉發表了the ambitious 《社會學習理論》一書。 1986年,班杜拉發表了《思想與行為的社會基礎:一種社會認知理論》一書,提出社會學習論。 在班杜拉1997年發表的著作《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中,他 set forth the tenets of his theory of self-efficac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ields as diverse as life-course development、教育、健康、精神病理學、運動、business和國際事務。1974年,美國心理學會選舉班杜拉擔任主席。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即學習,本質上說是受到增強與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發生機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傾向於更多說真話;小孩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傾向於更多地說謊話。 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社會學習理論的這個論斷,從在常識看是走了一小步,從在科學上看是了一大步。透過這種理論,行為主義學派的增強理論被用來解釋許多社會心理學問題。社會心理學第一次擁有了改造社會的理論。自社會心理學理論出現之後,大量的電視報道、討論會便隨之出現,社會管理者開始更多地注意示範作用。榜樣的教育意義被空前重視起來。 拓展資料: 阿爾波特·班杜拉(英語:Albert Bandura,1925年12月4日-),出生於加拿大Mundare,著名心理學家,以其社會學習論著稱。 班杜拉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1951年獲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次年又獲得該校博士學位。 1953年,班杜拉加入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 班杜拉的第一本書《青少年的攻擊》(1959年),和後來的《攻擊:社會學習的分析》一書(1973年)。 1963年,班杜拉發表了他的第二本書《社會學習與人格發展》。1977年,班杜拉發表了the ambitious 《社會學習理論》一書。 1986年,班杜拉發表了《思想與行為的社會基礎:一種社會認知理論》一書,提出社會學習論。 在班杜拉1997年發表的著作《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中,他 set forth the tenets of his theory of self-efficac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ields as diverse as life-course development、教育、健康、精神病理學、運動、business和國際事務。1974年,美國心理學會選舉班杜拉擔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