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史如畫
-
2 # 長島男爵
可以,三人加一起就是個拼湊的弱化版項籍而已。
相反,劉邦比起漢王時代強得多,不僅拿下了齊地,消滅了臨江國(南郡),趙國(張耳)、燕國(盧綰)都是劉邦的鐵桿兄弟。
再者,1+1+1<3,聯合肯定有間隙,不如一體指揮,說不定挑撥一下他們自己就打起來了。
此消彼長,高下立判。
-
3 # 公元前
如果韓信膽敢造反,他肯定會被劉邦鎮壓,因為韓信只是善於使用軍隊,但劉邦更善於指揮軍隊。韓信從來沒有自己可靠的直屬部隊,只有他打仗的時候,他才能掌握軍隊的指揮權。劉邦一直牢牢控制著軍隊的實際指揮權。與彭嶽和英布不同,彭嶽和英布最初是一支獨立的武裝部隊,所以他們有自己的直接武裝力量,而韓信從來沒有自己的直接部隊,因此他三次被奪去軍權。
劉備第一次奪取韓信的軍隊指揮權,是在韓信打敗趙國之前。這時劉邦剛在彭城大敗,軍隊損失了很多實力,需要補充士兵。韓信的軍隊又強又有實力,劉邦看上去很嫉妒,所以奪取了3500人的軍隊。劉邦只是帶著他的馬車伕,夏侯穎,到了他的兵營,然後得到了軍印,把軍隊直接調遣走了。當劉邦和軍隊一起離開的時候,韓信才剛剛起床。
這背後的原因是,劉邦一直控制著韓信的軍隊,而韓信只是一個指揮者,不是真正的軍隊實際控制人。也就是說,如果韓信在劉邦睡覺的時候拿了劉邦的軍印,然後去讓劉邦的軍隊跟著他,那麼劉邦的將軍們就會出來把韓文殺掉。劉邦調走韓信的軍隊後,韓信重新召集軍隊,並且利用這支部隊打下了趙國和齊國。韓信打下齊國時,一位參謀曾勸告韓信讓他自己稱王,並與劉邦和項羽一起稱霸天下。然而,這韓信拒絕了軍師的建議,並派士兵去幫助劉邦,同時也幫助劉邦消滅了項羽。一些人認為,如果他聽從軍師的建議,韓信就可以形成均分天下的三分局面。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戰爭結束後,劉邦第二次奪去了韓信的軍事指揮權。這一次,劉邦和上一次一樣,帶著兩個人直接到韓信的軍隊裡拿走了帥印,然後讓韓信離開齊國,去楚國做楚王。韓信在此期間一定很不滿,但他沒有能力抗拒。事實上,仔細觀察歷史書並不容易找到,韓信打仗時使用的將軍都是劉邦的親信,他們怎麼會願意跟隨韓信。
也就是說,在韓信的軍隊裡,有劉邦的很多親信來控制著軍隊,韓信根本控制不了這些將軍。到達楚國後,韓信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如果此時韓信造反根本不是劉邦的對手。
總結:韓信在楚國軍事實力根本無法與項羽的西楚時期的軍事實力相比。如果韓信造反,天下所有的諸侯都會攻擊他,結果就是和英布一樣的結局。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韓信,英布,彭越都打不過劉備。
回覆列表
這可說不準。
首先韓信是個光桿子司令,彭越,英布雖有兵力,可是兵力不多,又距離關中較遠。當時楚漢戰爭打的最激烈的時候,韓信一人在齊國擁有三十萬軍隊,劉邦二十萬,項羽有十萬,其他的比如彭越,英布,蕭何軍隊數量都是小數目。項羽一被滅掉,劉邦立刻飛速向韓信軍營奔去,把帥印奪了,這麼說來漢朝建立後,朝廷軍力已經有了五十多萬。韓信被封為淮陰侯,他在造反時曾說過,要把長安的犯人全部放出來,把官府中的棍棒分給他們,讓他們跟著自己謀反。這段話的內容其實最終演變成了一個假設,因為這事洩漏給了呂雉,呂雉便把韓信處死。以韓信驚天的軍事才能配合這種不成樣的軍隊去和彭越,英布一起攻打劉邦,誰輸誰贏,誰也說不準。另外朝廷都是正規軍,彭越英布率領的都是地方軍,距離長安也比較遠,韓彭英三人很難達成一樣的共識,面合心不合。而劉邦軍事能力又不及韓信,所以真要打起來,萬事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