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K跨境運營
-
2 #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說和為貴的時候,我們曾說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宇宙萬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由此,引申出我們處事的一個根本態度或原則,也應該求“和”而不求“同”。晏嬰舉君臣關係為例,說明了和與同這樣兩種不同的態度。他說,唯唯諾諾,不說不同意見,君以為可臣亦曰可,君以為否臣亦曰否,這是同。“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向國君提出不同意見,糾正其錯誤,彌補其不足,以達到正確的結論,這是和。他認為應該採取和的態度,而不可採同的態度。這就是和而不同。後來孔子明確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進一步把這兩種態度概括為“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並且把它看作區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標準,這一原則也就成為人們處理一切事務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在日常生活中,所謂和而不同,就是對上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嬰所說的那樣提出不同意見,使決策更完善;對下能容納和聽取不同意見,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和睦相處,相互切磋。所謂同而不和,則是對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見;對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見只能贊成,不能反對,排斥不同意見和有不同意見的人。顯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導致真正的和諧,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確的致和之道。能不能作到這一點,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 和而不同也是滲透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重要文化精神。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發展過程,正是各種不同文化思潮不斷交流、不斷互相吸取、融合的過程。先秦百家爭鳴,各家互相爭鳴,互相吸取,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思想。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的發展情況更深刻地地反映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步走上了中國化的道路,產生了 中國化的佛教禪宗。同時,儒學也在吸取佛、道兩家思想的基礎上發展到新的階段,產生了宋代的道學。經過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終於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補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構成中國文化的總體體系的格局。 今天,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我們都面臨著多種文化互相激盪的局面;有人提出了文化衝突論,預言文化差異將成為未來世界衝突的主要根源。面對這一切,重溫中國古代關於和而不同的思想,總結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就有重要的意義。江澤民在訪問美國布什圖書館時的講話中也講到和而不同,他說:“兩千多年前,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係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 和而不同思想在現代社會實踐中的一個創造性的發展,是“求同存異”原則的提出和運用。求同存異的目的,是要在不同力量之間達到某種和諧共處的局面,組成一定的聯合體。求同,就是尋找共同點,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這是不同力量之間能夠和諧共處和合作的基礎。存異,就是保留不同意見、不同主張、不同利益,不求同一、不求齊一;這是不同力量達到和諧的條件。求同存異既建立起不同力量之間的合作關係,又保證了不同方面的不同利益、不同要求,從而也就保證了各方面合理的關係,達到了和諧。所以,求同存異正是體現了和而不同,是和而不同的運用和發展。
回覆列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論語·子路篇》
解釋:君子可以與他周圍保持和諧融洽的氛圍,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該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雖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實際並不講求真正的和諧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