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生若淺

    明成皇后閔氏,本名閔茲映,是當時北韓國國王李熙的王妃,出身於驪興閔氏,驪興閔氏是北韓王朝的一個大氏族,但到了閔氏的父親這一代其實已經有些沒落了,直到公元1866年,閔氏進宮為王妃後(此時她的父親已經過世),閔氏家族才得以重新振興。

    高宗李熙是以王室旁支的身份繼承的王位,由於前任國王——北韓哲宗沒有子嗣,李熙在各種機緣機遇下得以繼承王位。李熙繼位時僅13歲,大權把握在養母趙大妃和生父李昰應手上,說起來他形同傀儡,包括他的婚姻選擇。

    閔茲映是高宗生父為他親選的,選擇她為王妃的原因一是閔茲映是高宗生母這邊的親戚,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閔氏此時家道中落,閔氏的父親已經過世,自己的兒子幾斤幾兩他心裡清楚,為了避免將來外戚專權,閔茲映是個不錯的王妃人選。可惜之後的發展並沒有如李昰應所預料的那樣。

    沒有婚姻選擇自由的高宗娶了閔氏後,冷落了她三年,寵幸宮女還和宮女生下一個兒子。在這期間,閔茲映一直在宮中獨自閱覽書籍,積累知識,熟稔政治權術。對上專注侍奉趙太妃,對後宮她表現平和,甚至在宮女生孩子時還親自送禮物看望,表現不卑不亢,不嫉妒,這三年的積澱,為她後來的政治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年後,李熙從對宮女的寵愛中冷淡下來,轉而寵幸了閔茲映,開啟了閔氏的從政之路。

    我們也知道,高宗登基後,朝政大權先是趙太妃和李罡應把持著,而後趙太妃撤簾,生父李罡應一人獨大,成為北韓王朝事實上的獨裁者。閔茲映被高宗寵幸後,接連幾個孩子都沒有存活下來,而李罡應為了防止外戚專權,一直壓著閔氏,不讓其有發展,因此一直力主讓高宗庶長子(和宮女所生之子)為世子。兩人之間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而李罡應一直還在閔氏看做是自己的棋子,錯估了其實力,最終閔茲映集合各方反對勢力,推翻大院君李罡應的統治,自己掌握政權。

    閔茲映掌權後,為鞏固勢力,大力打擊大院君親信餘黨勢力,提拔自己的親人、親信上位,對外開放國門,簽訂《江華條約》,是北韓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前奏。這期間,北韓階級矛盾反而在不斷加劇,國庫積蓄蕩盡,終於公元1882年壬午兵變後,閔妃集團勢力得到瓦解,閔茲映化妝成宮女逃出宮,大院君重新掌權。這次掌權短短兩個月後,閔妃透過各方途徑聯絡到清政府,在其幫助下,閔妃成功重掌政權,立場也由之前的親日改為親清。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戰勝中國之後,閔茲映開始聯合俄羅斯等一些國際勢力對抗日本,日本方察覺後,派人制造了“乙未事變”,入侵景福宮,殺害閔妃,並焚燒屍體,把骨灰丟進池塘裡。讓高宗將其廢為庶人。

    之後,乙未事變的真相被公佈以後,北韓人民掀起了反日的怒潮。高宗下令誅殺親日內閣大臣,將閔妃復位。公元1897年,高宗稱帝,建國號為“大韓帝國”。閔妃也被追封為皇后,史稱“明成皇后”,並舉行盛大的國葬,從明成皇后之後,高宗也未曾再立過後,對明成皇后來說,死後的哀榮也算是一種肯定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最近打漩渦,八個人有五個迴歸號,感覺現在是最大回坑潮,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