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荊山一狼2
-
2 # 715457390177張建軍
孔子重"仁",
將“仁"提升至一個道德層次。如《論語》〈述而〉所言:“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表現在兩本書裡,一本是《論語》,《論語》一書以學的重要來說明人的主動性將可以學以成仁,另一本書是《中庸》,致力於結合傳統的周禮如何與新建立的仁體系相互結合。“禮以義為其實質,義又以仁為基礎"。仁發於心,義是仁之端,而發端的行為具體就是禮。
孟子提出了“四端"學說。在《孟子》〈公孫丑上〉書中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每個人都有“善的四端",分別是側隱、羞惡、辭讓、是非,所謂性善並非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有善端,發與未發全看個人的養氣與行動。如牟宗三所指出,使得人具有內在價值自覺之可能,以及逐漸完善自身的可能性。《孟子》〈盡心上〉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中,人之性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這其實是對孟、荀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此時儒學之思想,除了經學之外,還展開了對於“性"與"情"之辯。
董仲書將性完全歸於天和命,“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慾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上天已經在創造人的時候,就已經各有不同的質和屬性,也帶有可能遮蔽人理智的"情",所以才需要聖王聖人來教化。“為政而宜於民者,固當受祿於天。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群生也"。上天會藉由天人感應來賞罰君主與百姓的作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認為,天創造了人和萬物,並且上天主載一切,皇帝是天的兒子,是代表上天來統治人民的。
宋代二程理學以大程子為代表,也就是明道的形上學,最值得注意的是生生與一本。
所謂生生,是指明道藉由易經產發的形而上理論。明道謂:“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地設立,而易行乎其中。”將易的道理作為一種“於穆不已”的流動“易體”,而這種易體其實也就是所謂的一本。也就是說,創生的本源在創生時,就同時賦予被創生者道德意義。
朱熹在二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展開自己的思想。朱熹認為萬物背後有一超越之道,氣是道的表現,同時也是萬物的本質,理氣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也講了太極,指出太極指萬物的共同本體,事物的性理來自太極,卻非分有太極的狀態,而是物物各自的太極。
朱熹認為「千五百年之間,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也。
-
3 # 匹夫之責
指的儒學形態與實際發展而言。發展完善到最後即到封建社會結束,或說同時與國家統治的過程,假說當然是正確的了。
[末世紀中的,不管儒學與國家實際怎樣結合(如儒學人的泛論與國家政治普及的結合),儒學本義解釋作為人類的精神學科,當然又是獨立存在的了。]
回覆列表
不瞭解什麼叫“附庸儒生”,沒見過這個詞,估計是你生造的。儒家學說有它自己的發展過程。儒學濫觴於孔子,成熟於戰國時期,以孟子為集大成者,這一階段是其創立階段。自漢代董仲舒到明代王陽明,是其發展完善階段,王陽明將儒學推向一個高峰。此後,儒學進入了一個衰退期。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二程,王陽明都對儒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分別對儒學的某一部分或者環節進行了擴充套件和詮釋。但是,這不叫“集體智慧”,因為不存在這麼一個組織,不能套用毛澤東思想的來源,說毛澤東思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因為它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領導人民開展武裝鬥爭的實踐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