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綺微

    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寬大似冠,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三國志·魏志》中有著名的一齣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後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以示羞辱。巾幗後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

  • 2 # 在山上看日落

    選A,婦女戴的頭飾叫巾幗。

    “巾幗”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擴充套件資料

    被稱為巾幗的人物:

    1、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冼太、嶺南聖母,公元522年農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涼地區(今廣東省茂名境內),死於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

    她的一生,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冼夫人,生於梁死於隋,身歷三朝,至今十五個世紀,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華人民心中,被陳、隋皇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諡封為“誠敬夫人”。

    後來,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別諡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國成立後,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江澤民主席視察廣東時,也盛讚冼太夫人的歷史功績,說她是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2、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

    史書記載到:秦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瀋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

    去世後諡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讚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衚衕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門上刻“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兵遺址”十二大字)。

    3、樊梨花,中國古代女英雄,以她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季都是夏天的新加坡,什麼時候去天氣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