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眾人霍然跪地靜候,而剛剛閃亮出場的領事宦官或大臣拉風開口,朗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久而久之,古代聖旨的開頭似乎就成了上述的八字標準。“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樣的套語其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發明,皇帝們能夠下發的詔令文書也遠非只有這一種樣式。

    明代的詔令型別繁多,主要有詔、制、敕、誥、諭、冊、書、苻、令、檄等等10種類型。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詔與敕。詔,望文思義,是皇命詔告於天下的意思,一般只有在王朝發生開國、皇帝登基、立儲等重大事件時才會啟用,象徵意義重大。皇帝釋出詔書時,需要舉行特定儀式來進行宣讀;而詔書的開頭,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套語嚴格意義上的用武之地。此後清承明制,明太祖所發明的詔書開頭套語,一直被明清兩代使用,併為今人熟知。

    (明清詔書·順治登基詔書稿本)

    敕書則是另外一種重要文書,用途較廣,一般用於皇帝安排政務、訓規臣下、頒佈專項任務。普通行政人員並不一定能夠獲得敕書,只有接受極為要緊的專項任務時,才會發給敕書。敕書裡多會寫明官員的職權範圍,並在文末對其進行勉勵。明代也有敕與諭相混用的情形,稱“敕諭”,成為了一種常用的詔令文書類別。

    (明清敕書·乾隆四十四年告誡督撫為政之道的敕諭)

    在皇帝所下達的各類詔令之中,還有一類比較日常,即諭。諭的型別非常多樣,除了剛剛提到的“敕諭”,還有“口諭”、“手諭”等型別。口諭是皇帝們口頭敘述的旨意,比較而言非常生活化、口語化,皇帝可以召見臣工當面傳諭,也可以託人代傳;手諭則是皇帝們親筆寫下的旨意,一般應該蓋以印信,如果不加印,相當於皇帝寫成的便條,被叫做“白劄”。口諭和白劄在作用效力是相差不大的,大臣們可以對其內容進行質疑。

    (影視劇中大臣接受諭旨的情形)

    參考文獻:

    萬明:《明代詔令文書研究——以洪武朝為中心的初步考察》

    陳時龍:《明代詔令的型別及舉例》

    柏樺,李春明:《中國古代重要公文書——詔敕和奏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兔同籠,共有30個頭,88只腳,雞和兔各有多少隻?這個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