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看社會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多樣。加上古代交通不便利,地區和地區之間幾乎沒有交流,所以導致了語言也是多樣化。同樣的文字在各地,從口中念出來的讀音差別很大。雖然各朝代都會推廣“官話”,但是小農經濟長期把農民束縛在自己的土地上,導致農民們根本就接觸不到外來的和官方的語言文化。而古代農民接受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因此大面積的推廣“官話”難上加難。只有文人,貴族以及天子腳下的少部分人才能接觸得到。像題目中說幾個問題我們可以逐個來分析一下。

    第一,遠遊的人如何與當地交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題中所問的徐霞客和李白(據說李白精通數個國家的語言)都是文人,那麼解答起來就簡單了,文人到了各地,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和當地的文人使用文字交流啊!(早在秦始皇時期我們就統一文字了)何況,文人墨客本身就是官話推廣的受眾之一。在古代,遠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在小農經濟下的普通農民身上,所以遠遊的人要麼是文人墨客,要麼是權貴階級。這麼一想,他們和當地語言溝通障礙就非常好解決了。

    第二,到京城當官。前面有提到了官話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官話在各個朝代也不是統一的。官話在今天叫普通話,古代叫“雅言”。一般情況是朝廷設在哪裡,或者皇帝是哪裡人,那個地方的語言就是全國的“官話”(想一下我們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每天一口陝西方言坐在龍椅上發號施令,哈哈),因此去京城當官之前先學官話,或者當官之後學習官話就行了,影響不大。

    其實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戰爭時期兩國語言不通怎麼辦。遊玩當官就算遇到語言不通的情況,那也是在國內,那如果兩國之間的戰爭或者外交有語言上的障礙,是怎麼解決的呢?其實也很好理解,中國古代也是有翻譯的。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就有另一個身份翻譯家。還有兩國交界的居民、行走兩國的邊境商人,這群人中肯定有懂兩方語言的人。到了戰爭時期或者外交上需要的時候,他們一般會充當翻譯的角色,畢竟這可是為國立功,走上人生巔峰的好時機,很多內行還是願意去做的。

    唐玄奘

    另外說句題外話,其實古代人在和外國的語言溝通上面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這麼落後,唐朝時期就有數千名外國官員在中國任職。

    根據唐代末期詩人孫光憲《北夢瑣言》所記載:“唐自大中至鹹通,白中令入拜相,次畢相諴,曹相確,羅相劭,權使相也,繼升巖廊。崔相慎曰:‘近日中書,盡是蕃人。’蕃人,蓋以畢白曹羅為蕃姓也”。

    說明當時外籍人員入朝為官的例子很多。另外我們歷史教材中有學到過的“湯若望”“馬可波羅”也都是外籍人員在中國當官的例子。還有著名的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玄奘取經等等,都充分說明中國古代和外國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頻繁的,根本不需要糾結語言溝通的問題。

  • 2 # 漫漫旅途

    其實,有個種職業非常的古老,不管是在古代,還是近代,亦或是現在科技發達的年代,他一直都在,只不過有時候是另外一種稱呼罷了。

    你們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那些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員。翻譯是個古老的職業,很久之前就有了。

    那麼,在古代,國家之間是怎麼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呢?

    我想無非就是兩種情況。

    第一,在國與國交界的地方,或多或少都生活著邊民,在邊境各民族雜居地區,彼此能相互聽懂大概意思,簡單的交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古代國家基本上都會派文官去學習鄰國的語言,形成我們所謂的翻譯官,他們經過長期的學習交流,可以準確瞭解對方的所表達的語意。在古代如果你的國家足夠發達,別人肯定也會派人來學習語言。

    第三,就算最原始交流,人們沒有語言之前,大家都知道表情動作,即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只要有一個環境,那麼根據表情,音調動作等,都能大致判斷對方的意圖。

    在古代,就是有各種翻譯人員的存在,世界各國的交往才會愈加頻繁。隨著社會的進步,溝通不是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八年,一無所有的70後,還能遇到真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