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義的工程概念:工程是由一群人為達到某種目的,在較長的時間週期內進行協作活動的過程。
2. 狹義的工程概念:工程是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目標為指向,應用各種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手段,調動多種自然與社會資源,透過一群人的相互協作,將某些現有實體匯聚並建造為具有預期使用價值的人造產品的過程。
3.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人類的工程實踐都表現為動態的過程。
4. 作為社會實踐的工程,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考量:①工程活動本身具有社會性②工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5. 工程實踐具有與現代科學實驗相似的因素(不確定性和探索性)表現在:
①工程活動蘊含著有目的,有意識的設計。
②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人們的知識與技術總是不完備的。
6. 工程實踐本質上也是一個探索性的實驗過程。
7. 倫理和道德的區別在於道德更突出個人因為遵循規則而具有德行,倫理則突出依照規範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倫理和道德都強調值得倡導和遵循的行為方式。
8. 功利論者關注的重點是行為的後果而非動機,義務論者更關注人們行為的動機。
9. 義務論的名言:“取義成仁”,不能“趨利忘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0.價值標準的多元化以及現實人類生活本身的複雜性,常常導致再具體情境之下的道德判斷
第二章
1. 工程總是伴隨著風險,這是由工程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3. 在現實中,風險發生為零的工程幾乎是不存在的;工程風險可接受性是指人們在心理和生理上對工程風險的承受和容忍程度,工程風險的可接受性是相對的。
4. 相對性的差異在專家和普通民眾之間體現的更加明顯,一般公眾往往會過高地估計與死亡相關的低機率風險的可能性,而過低的估計與死亡相關的高機率風險的可能性。
5. 質量事故發生時,監理工程師需按一下程式處理:
①暫停該項工程的施工,並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②要求承包人儘快提出質量事故報告並報告業主;
④對承包人提出的有爭議質量事故責任予以判定。
6. 事故預防包括:對重複性事故的預防,對可能出現事故的預防。
7. 工程風險的倫理評估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整體主義,制度約束。
8. 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反映了整體主義原則,只關心區域性得失就會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困境。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萬物皆一,萬物一齊,物無孤立之理 表達萬物普遍聯絡,整體主義的思想。
9. 制度約束原則: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規體系,其次建立並落實安全生產問責機制,最後還要建立媒體監督制度。
10. 工程風險的評估途徑:專家評估,社會評估,公眾參與。
11. 專家評估相對於其他評估而言是比較專業和客觀的評估途徑。
12. 社會評估所關注的不是風險和利益關係,而是廣大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方面,他與專家評估互補,使風險評估更加全面和科學。
13. 與專家評估相比,由公眾參與的風險評估範圍更加廣泛,所代表的利益更加全面,看待問題的視野也更寬闊。
14. 工程師的倫理責任一般來說要大於或重於職業責任。
15. 職業倫理是職業人員在自己所從業的範圍內所採納的一套標準。
16. 工程師對企業或公司的利益要求不應該是無條件的服從,而應該是有條件的服從,尤其是公司所進行的工程具有極大地安全風險時,工程師更應該承擔起社會倫理責任。
17. 工程師必須把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
1. 廣義的工程概念:工程是由一群人為達到某種目的,在較長的時間週期內進行協作活動的過程。
2. 狹義的工程概念:工程是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目標為指向,應用各種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手段,調動多種自然與社會資源,透過一群人的相互協作,將某些現有實體匯聚並建造為具有預期使用價值的人造產品的過程。
3.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人類的工程實踐都表現為動態的過程。
4. 作為社會實踐的工程,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考量:①工程活動本身具有社會性②工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5. 工程實踐具有與現代科學實驗相似的因素(不確定性和探索性)表現在:
①工程活動蘊含著有目的,有意識的設計。
②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人們的知識與技術總是不完備的。
6. 工程實踐本質上也是一個探索性的實驗過程。
7. 倫理和道德的區別在於道德更突出個人因為遵循規則而具有德行,倫理則突出依照規範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倫理和道德都強調值得倡導和遵循的行為方式。
8. 功利論者關注的重點是行為的後果而非動機,義務論者更關注人們行為的動機。
9. 義務論的名言:“取義成仁”,不能“趨利忘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0.價值標準的多元化以及現實人類生活本身的複雜性,常常導致再具體情境之下的道德判斷
第二章
1. 工程總是伴隨著風險,這是由工程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3. 在現實中,風險發生為零的工程幾乎是不存在的;工程風險可接受性是指人們在心理和生理上對工程風險的承受和容忍程度,工程風險的可接受性是相對的。
4. 相對性的差異在專家和普通民眾之間體現的更加明顯,一般公眾往往會過高地估計與死亡相關的低機率風險的可能性,而過低的估計與死亡相關的高機率風險的可能性。
5. 質量事故發生時,監理工程師需按一下程式處理:
①暫停該項工程的施工,並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②要求承包人儘快提出質量事故報告並報告業主;
④對承包人提出的有爭議質量事故責任予以判定。
6. 事故預防包括:對重複性事故的預防,對可能出現事故的預防。
7. 工程風險的倫理評估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整體主義,制度約束。
8. 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反映了整體主義原則,只關心區域性得失就會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困境。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萬物皆一,萬物一齊,物無孤立之理 表達萬物普遍聯絡,整體主義的思想。
9. 制度約束原則: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規體系,其次建立並落實安全生產問責機制,最後還要建立媒體監督制度。
10. 工程風險的評估途徑:專家評估,社會評估,公眾參與。
11. 專家評估相對於其他評估而言是比較專業和客觀的評估途徑。
12. 社會評估所關注的不是風險和利益關係,而是廣大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方面,他與專家評估互補,使風險評估更加全面和科學。
13. 與專家評估相比,由公眾參與的風險評估範圍更加廣泛,所代表的利益更加全面,看待問題的視野也更寬闊。
14. 工程師的倫理責任一般來說要大於或重於職業責任。
15. 職業倫理是職業人員在自己所從業的範圍內所採納的一套標準。
16. 工程師對企業或公司的利益要求不應該是無條件的服從,而應該是有條件的服從,尤其是公司所進行的工程具有極大地安全風險時,工程師更應該承擔起社會倫理責任。
17. 工程師必須把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