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東北每日雜談

    首先,當時索馬利亞無休止的內戰,導致了大規模的饑荒和無辜平民傷亡,有關權威資料顯示,遇難者中有25%是兒童。

    93年8月,聯合國索馬利亞維和行動第一階段正式開始。在美國飛機的支援下,來自肯亞蒙巴薩和巴基斯坦的聯合國索馬利亞首批維和部隊(這批維和部隊中,作戰部隊由美軍提供)抵達摩加迪沙港。

    但是首批維和部隊立足未穩就遭到搶劫或劫持,甚至有維和人員被殺害。據索馬利亞救援工作人員說:叛軍拒絕他們向自己的敵人提供食物,導致人為的大規模饑荒。因為當時實際掌控索馬利亞局面的艾迪德武裝不願接受和平。

    於是,聯合國再次對行動進行了評估,並號召參與國增派部隊為人道主義任務提供安全保障。當時中國也是對索馬利亞維和行動在聯合國投下贊成票的。

    其次,大家都知道,美國打仗都是要有利可圖的。當年美國捲入索馬利亞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害怕俄羅斯入侵非洲之角。(大家可以開啟地圖,在非洲有一個特別像腰間盤突出的地方就是索馬利亞了)

    因為在1962年,索馬利亞取得獨立後,立即陷入了無休止的部落衝突中。1969年至1991年,索馬利亞在西亞德•巴雷的領導下倒向社會主義一邊,長期受到前蘇聯援助。

    所以美國選在這個時候恰到好處的出兵索馬利亞,也不能說完全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也有著自己的私心。

    另外還有一部關於索馬利亞維和行動的電影《黑鷹墜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 2 # 烽火觀察

    十幾年前還在當指導員的時候在《世界軍事》上看過一篇分析文章,之後在給戰士們上政治課的時候給他們講過,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幸好有筆記還在。我詳細給你分析一下,美國出兵索馬利亞的緣由。

    一,索馬利亞內戰爆發

    索馬利亞內戰的第一階段,源於反對索馬利亞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高壓政權的叛亂。1991年巴雷總統被推翻後,各武裝派別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輪番宣佈執政。然而越來越多的暴力事件,令混亂的局面演變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而全國則陷於無政府狀態。在內戰中大批索馬利亞民眾被各政治派別當做人質,大批民眾在內戰中遭到屠殺,部分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

    二,聯合國介入

    安理會於1992年12月3日,一致透過第794號決議案,批准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索馬利亞維和部隊。其任務是確保人道主義援助物品能夠實際分發到當地居民的手裡,並且在索馬利亞重建和平的社會。聯合國索馬利亞維和部隊於1993年抵達索馬利亞,並開始一項為期兩年的工作,以減輕饑荒問題。但是聯合國軍抵達索馬利亞後並未認真執行維和協議,大批糧食和藥品援助流入了各地軍閥的腰包。部分軍閥還與聯合國維和部隊發生了衝突導致雙方劍拔弩張。

    三,維和部隊遇襲、美國兵敗摩加迪沙

    1993年6月及10月之間,摩加迪沙地方軍閥部隊與聯合國索馬利亞維和部隊之間爆發多場槍戰,結果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陣亡。事件主謀就是索馬利亞軍閥法拉赫·艾迪德,1993年10月3日,為了懲罰這件事與9月時民兵對在市區內巡邏的美軍與聯合國部隊開火之舉動,並削弱艾迪德的勢力。美國陸軍在得知2名艾迪德高階幕僚的所在地後為逮捕他們發動“艾琳行動”(Operation Irene),出動精銳的遊騎兵部隊與三角洲特種部隊組成聯合打擊部隊,搭乘UH-60黑鷹直升機與MH-6“小鳥”直升機,突襲摩加迪沙市中心的民兵據點。隨後美軍遭遇到了索馬利亞民兵的猛烈攻擊,兩架美軍UH-60黑鷹直升機遭到RPG-7火箭彈攻擊被擊落,18名美軍與1名馬來西亞裝甲運兵車駕駛兵陣亡,數十人受傷。

    美國出兵索馬利亞名義上是維和,但是實際上美國控制了索馬利亞的石油進出口,不過由於美國的戰術上的失誤,兵敗摩加迪沙之後美國就退出了索馬利亞,而索馬利亞的戰亂持續了20多年。直到近幾年才得到了緩和,畢竟美國得不到的東西他也不會讓別人輕易得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飛哥大英雄》中哪一段最讓人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