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風依舊

    有個公式:畝用量=畝兌水量÷稀釋倍數。

    舉個例子:例:某種農藥說明用1000倍液噴霧,如果是用在水稻上需要畝兌水量50公斤,50公斤=50000克,那麼該農藥的畝使用量=50000/1000=50克。

    這個簡單的公式忽略了農藥的比重不是1這個問題,所以是有一定的誤差的,

    粉劑:用上面的公式得到的克數就是畝使用量(克),水劑誤差較小,乳油誤差大一點,譬如敵敵畏乳油比重是1.3,用上面公式得到的畝用量(克),再除以比重1.3,就得到了畝用量(毫升)

  • 2 # 一定買寶馬

    計算公式:畝用量=畝兌水量÷稀釋倍數。

    舉個例子:例:某種農藥說明用1000倍液噴霧,如果是用在水稻上需要畝兌水量50公斤,50公斤=50000克,那麼該農藥的畝使用量=50000/1000=50克。

    這個簡單的公式忽略了農藥的比重不是1這個問題,所以是有一定的誤差的,

    粉劑:用上面的公式得到的克數就是畝使用量(克),水劑誤差較小,乳油誤差大一點,譬如敵敵畏乳油比重是1.3,用上面公式得到的畝用量(克),再除以比重1.3,就得到了畝用量(毫升)

    擴充套件資料

    1.清理病殘體。病枝、病葉、病果甚至病株都是傳染源,把它們清理出棚就是減少了傳染源,打藥的效果自然不錯。

    2.算好打藥的日期。多數農民都是掐指算著“一星期左右打一次藥”。但防治病害最重要的是調節環境條件,而不是單純地為打藥而打藥。有的農民可以做到連續五六十天不打藥,只在該打藥的關鍵點才打藥。比如澆水前一天、陰天前一天、初次發現重點病害的時候等。因為此時不打藥,可能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3.選準打藥的時間。確定打藥時間的原則之一是保持通風。比如蔬菜大棚早上還沒揭棚放風前不宜打藥,因為整個晚上棚裡溼氣很大,早上打藥增加更多的水汽,促使病菌快速浸染植株。原則之二是避開高溫強光,比如夏天中午。如果下午打藥,應該在閉風前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前打完,以保證排出溼氣。

    4.用對藥物。如果是防病,應當清楚地知道當時當地應該防什麼病,例如番茄灰黴病重在冬春防,病毒病重在夏秋防;如果是治病,藥物一定要對症,拿不準的找專家看看,不能猜著打、走著瞧。

    5.適當稀釋。農藥應當按說明使用,可以根據情況稍微加量,但不建議加倍使用。如果感覺藥效不好,一是可以換用別的藥,二是改進自己的噴施技術。

    6.合理混配。病害初期可以用保護劑混內吸劑。同一成分的農藥不要混配,以免發生藥害。大分子有機型的藥物一般可以混配,小分子的藥物要慎重,特別是鹼性藥物。

    7.注重噴霧的效果。噴霧最佳的效果是在葉片背面“佈滿”“密密麻麻”的“小”水點。這是由噴霧器的壓力和行走速度決定的,走得慢了水點容易連片,快了水點稀或打不到,壓力小了水點大。所以,開始打藥的時候要檢查一下噴霧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母親的現代詩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