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莫臥兒王朝皇帝頭銜,其實來自中亞。這個頭銜原本在中亞和印度顯得還不是非常重要,但卻在後來稍稍影響力一下19世紀的歐洲外交格局。
印度的皇帝頭銜,其實是莫臥兒王朝君主開始才有的。之前的眾多王朝,也有類似頭銜的君主,卻因為不夠大或者與西方近代世界沒有直接接觸,很少被正經記錄下來。至於這個頭銜在後來的近代發揮了什麼作用,我們就先要理解下世界範圍內獲得普遍認同的幾個皇帝頭銜。
首先就是東亞的皇帝頭銜。這個頭銜一出,也就意味著任何周邊或域內的國王、土司、酋長乃至國主,都在政治地位上會低人一等。這個頭銜的魅力本身也代表著整個東亞大陸的絕對控制權和所有權。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經常出現幾個皇帝互相抗衡的局面,只有稱帝才能佔據政治高地。
其次便是歐洲地區,源自古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這個頭銜最初其實僅僅是軍事領袖的意思,並且隨時間的發展,有過多個可以相互借代的詞來替換。但基本上到公元3世紀後,也成為了類似東亞皇帝的稱號。有趣之處僅僅在於羅馬皇帝,在帝國分裂後成為了被廣泛接收的東西兩個法統。
西帝國的法統曾經一度中斷,再由教會與新的日耳曼國家領袖一起重建。隨後綿延至1918年的一戰結束。這個系統就是歐洲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神聖羅馬皇帝稱號。其在貴族上層間的含金量,遠比僭越自封的法蘭西皇帝或德意志皇帝要高。
東帝國法統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征服者打斷。雖然奧斯曼蘇丹在此後一直將類似頭銜保留到一戰結束,但總有俄羅斯沙皇甚至19世紀內獨立的希臘、保加利亞國王,來和他爭奪這個位置。相比封建議會制較重的西帝國皇帝,這個東帝國皇帝在很多方面都要求獨攬更多權力。這不僅是雙方的歷史發展所引發的分化,也是外部影響的結果。對東帝國影響最大的外部力量,就是中亞的波斯皇帝稱號。
波斯人在中亞建立的皇帝稱號,出現年代遠遠早於羅馬和東亞的皇帝。在古代波斯帝國時期,著名的“萬王之王”頭銜就已經出現了。雖然幾乎等同於皇帝的稱號,最早還不是波斯人發明的,卻在波斯人身上得到了發揚光大。這個詞最初在古代印歐語或梵語內,是戰士或權力的意思,在波斯帝國時代則開始具有皇帝屬性。
不過,需要指出的一點在於,類似的頭銜並不具有獨一無二性。因為在當時,覺得自己有一定權威的伊朗系君主,都可能給自己加上這個“萬王之王”封號。以至於位於西域西南部的小國於闐,國王都有這個頭銜。也就是說在很長時間裡,這個頭銜到底應該對應“皇帝”還是“國王”,是沒有固定說法的。
波斯帝國之後,類似的頭銜在西亞和中亞地區,得到了強化。最終在薩珊王朝時期,定型為後來較為知名的sha一詞。從此之後,中亞地區認同自己伊朗或波斯屬性的統治者,都會自稱一個sha(沙阿)頭銜。從地方的獨立小總督,到稱霸一方的國王和軍閥,再到控制大量地區的“真萬王之王”。
這個傳統在蒙古入侵後,一度被打斷。蒙古人留下的眾多汗,是短期內中亞統治者的必要頭銜。這個變化一直持續到15世紀初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死後,他的後代與幾個地方大員一起,開始爭奪汗國的控制權。作為帖木兒兒子的米蘭沙,因為以伊朗文化圈內的亞塞拜然為重要基地,所以恢復了中亞皇帝的沙阿(sha)頭銜。他短暫的控制力,也保證了這個頭銜的繼承。
百年後,米蘭沙的一個後代,在中亞爭霸中屢戰屢敗。這個名將巴布林的帖木兒王朝王公,轉而在阿富汗東南部站穩腳跟,隨後入侵了印度。莫臥兒帝國因此被一群中亞征服者所建立。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在很多方面,都更傾向於中亞的波斯文化。他們不僅用波斯語來作為宮廷官方語言,也保留了從米蘭沙時代以來就傳承的皇頭銜。
到了19世紀中後期,尤其是印度大規模起義讓英國政府踢開東印度公司去管理當地後。英華人正式廢黜了已經形同傀儡的莫臥兒王朝末代君主。由於在歐洲的外交場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頭銜,總是被正統的奧地利皇帝或自封的法蘭西皇帝給比下去。英華人就借屍還魂,將由帖木兒王朝到莫臥兒帝國,再落入自己手中的皇帝頭銜,給自己裝扮起來。這樣一來,大不列顛的女王,同時也就成為了印度女皇。
印度的莫臥兒王朝皇帝頭銜,其實來自中亞。這個頭銜原本在中亞和印度顯得還不是非常重要,但卻在後來稍稍影響力一下19世紀的歐洲外交格局。
印度的皇帝頭銜,其實是莫臥兒王朝君主開始才有的。之前的眾多王朝,也有類似頭銜的君主,卻因為不夠大或者與西方近代世界沒有直接接觸,很少被正經記錄下來。至於這個頭銜在後來的近代發揮了什麼作用,我們就先要理解下世界範圍內獲得普遍認同的幾個皇帝頭銜。
首先就是東亞的皇帝頭銜。這個頭銜一出,也就意味著任何周邊或域內的國王、土司、酋長乃至國主,都在政治地位上會低人一等。這個頭銜的魅力本身也代表著整個東亞大陸的絕對控制權和所有權。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經常出現幾個皇帝互相抗衡的局面,只有稱帝才能佔據政治高地。
其次便是歐洲地區,源自古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這個頭銜最初其實僅僅是軍事領袖的意思,並且隨時間的發展,有過多個可以相互借代的詞來替換。但基本上到公元3世紀後,也成為了類似東亞皇帝的稱號。有趣之處僅僅在於羅馬皇帝,在帝國分裂後成為了被廣泛接收的東西兩個法統。
西帝國的法統曾經一度中斷,再由教會與新的日耳曼國家領袖一起重建。隨後綿延至1918年的一戰結束。這個系統就是歐洲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神聖羅馬皇帝稱號。其在貴族上層間的含金量,遠比僭越自封的法蘭西皇帝或德意志皇帝要高。
東帝國法統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征服者打斷。雖然奧斯曼蘇丹在此後一直將類似頭銜保留到一戰結束,但總有俄羅斯沙皇甚至19世紀內獨立的希臘、保加利亞國王,來和他爭奪這個位置。相比封建議會制較重的西帝國皇帝,這個東帝國皇帝在很多方面都要求獨攬更多權力。這不僅是雙方的歷史發展所引發的分化,也是外部影響的結果。對東帝國影響最大的外部力量,就是中亞的波斯皇帝稱號。
波斯人在中亞建立的皇帝稱號,出現年代遠遠早於羅馬和東亞的皇帝。在古代波斯帝國時期,著名的“萬王之王”頭銜就已經出現了。雖然幾乎等同於皇帝的稱號,最早還不是波斯人發明的,卻在波斯人身上得到了發揚光大。這個詞最初在古代印歐語或梵語內,是戰士或權力的意思,在波斯帝國時代則開始具有皇帝屬性。
不過,需要指出的一點在於,類似的頭銜並不具有獨一無二性。因為在當時,覺得自己有一定權威的伊朗系君主,都可能給自己加上這個“萬王之王”封號。以至於位於西域西南部的小國於闐,國王都有這個頭銜。也就是說在很長時間裡,這個頭銜到底應該對應“皇帝”還是“國王”,是沒有固定說法的。
波斯帝國之後,類似的頭銜在西亞和中亞地區,得到了強化。最終在薩珊王朝時期,定型為後來較為知名的sha一詞。從此之後,中亞地區認同自己伊朗或波斯屬性的統治者,都會自稱一個sha(沙阿)頭銜。從地方的獨立小總督,到稱霸一方的國王和軍閥,再到控制大量地區的“真萬王之王”。
這個傳統在蒙古入侵後,一度被打斷。蒙古人留下的眾多汗,是短期內中亞統治者的必要頭銜。這個變化一直持續到15世紀初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死後,他的後代與幾個地方大員一起,開始爭奪汗國的控制權。作為帖木兒兒子的米蘭沙,因為以伊朗文化圈內的亞塞拜然為重要基地,所以恢復了中亞皇帝的沙阿(sha)頭銜。他短暫的控制力,也保證了這個頭銜的繼承。
百年後,米蘭沙的一個後代,在中亞爭霸中屢戰屢敗。這個名將巴布林的帖木兒王朝王公,轉而在阿富汗東南部站穩腳跟,隨後入侵了印度。莫臥兒帝國因此被一群中亞征服者所建立。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在很多方面,都更傾向於中亞的波斯文化。他們不僅用波斯語來作為宮廷官方語言,也保留了從米蘭沙時代以來就傳承的皇頭銜。
到了19世紀中後期,尤其是印度大規模起義讓英國政府踢開東印度公司去管理當地後。英華人正式廢黜了已經形同傀儡的莫臥兒王朝末代君主。由於在歐洲的外交場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頭銜,總是被正統的奧地利皇帝或自封的法蘭西皇帝給比下去。英華人就借屍還魂,將由帖木兒王朝到莫臥兒帝國,再落入自己手中的皇帝頭銜,給自己裝扮起來。這樣一來,大不列顛的女王,同時也就成為了印度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