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桌派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從兩方面來回答,第一,太平軍早期為何強;第二,後期戰鬥力為何弱。關於第一點,我只簡單說一下,著重談談第二點。

    早期戰鬥力為何強悍?

    太平軍起義之初,戰鬥力可謂爆表,舉兩個例子,比如攻打武昌時,“入城僅數百人”,竟能驅使數萬官兵民役如同驅牛趕羊;2萬太平軍孤軍北伐,竟然能從南京打到天津。太平軍所到之處,幾乎隨到隨陷,遇到的對手簡直不堪一擊。那麼,這時的太平軍為何這麼厲害呢?我認為有以下2點原因:

    第一:早期太平軍多出自兩廣與湖南地區,這些地方民風剽悍,戰鬥力自然強悍。按照清政府的說法,就是“賊皆粵人,今到湖湘,都成亡命。自粵西至武昌,離鄉既遠,退有重兵,無可逃散,其實不得不直前。”

    第二:太平軍早期軍紀極好,不淫殺、不搶掠,老百姓也處處維護他們。這一點,就連對其恨之入骨的曾國藩都承認,對人說:“粵匪初興,粗有條理,頗能禁止陋習,以安裹挾之眾”。而良好的軍紀,正是戰鬥力的保證。

    後期戰鬥力斷崖式暴跌,再舉兩個例子:

    1861年9月,太平軍圍攻紹興包村,十幾萬大軍連續打了6次,歷時半年,損失數萬兵力才勉強攻下。要知道,他們面對的並不是正規軍,而是臨時組織起來、沒經過訓練的地方團練,這打的也太難看了。

    1862年10月,李秀成率60萬精銳回師雨花臺,試圖解天京之圍。他們面對的是老對手湘軍,而且只有1萬人,按理說這仗很好打。然而,兩軍交戰46天,60萬大軍竟然未破天京之圍,戰鬥力低下的令人咋舌。

    之所以會這樣,我覺得原因是複雜的,但可以總結為以下5點:

    首先,太平軍內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兩廣出來的“老兵”也日益減少。為了補充兵源,太平軍逐漸轉向就地徵兵,從兵員構成上來看,雖然都叫太平軍,但跟早期的太平軍完全不是一個隊伍。

    其次,身體素質跟不上。太平軍佔領江浙地區後,在此處大量徵兵。但是,江南各地民風文弱,本來就沒啥戰鬥力,偏偏身體素質還不好。有人說,江南是魚米之鄉,身體素質咋可能不好?

    我們翻看一下上世紀50年代的徵兵資料,江浙地區兵源患病的比例驚人的高,崑山縣適齡青年血吸蟲病感染率達80%,蘇州吳江縣的鉤蟲兵感染率達91%。太平天國時期的情況,只會比這更嚴重。

    另外,當時江浙地區雖然富有,但人口已達到傳統農業、手工業社會所能承載的極限,很多居民只能保證每日所需的熱量,蛋白質的攝入量遠遠低於營養標準,這就對身體素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換言之,江浙地區可以給太平軍提供充足的兵餉,卻無法提供大量合格的戰士。

    第三,軍紀敗壞。太平軍的一些將領,或把軍隊規模看成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或者出於擴充私人勢力的動機,盲目的大量擴充部隊規模,而且是來者不拒。以李秀成為例,短短三年就徵兵70餘萬,很多人就是為了混口飯進來的,吃不飽飯自然要搞事。

    而且,這麼多計程車兵根本得不到嚴格的訓練,新收進來計程車兵無視軍紀,導致起義之初嚴禁殘害百姓的情況也出現了。同時,大量清兵潰勇也被吸收進了太平軍,將清軍之中的賭博、吸大煙等陋習也帶了進來。此時的太平軍,儼然成了綠營軍的翻版。

    第四,將領貪財。從起義之初開始,太平軍的將領就追求享受,但是在天京事變之前,這種情況還被控制在最高領導層的小範圍內。然而到了太平天國後期,他們不再以宗教信仰所繫,而是為爭權奪利而鬥。

    再以李秀成為例,他佔領蘇州後就開始大修宮殿,數千工匠修了3年都未完工,可見耗費之巨,規模之大。同時,他還帶頭貪腐、賣官鬻爵。比如,他收了徐佩瑗6萬兩白銀,就封他一個撫天侯。上樑不正下樑歪,將領如此,士兵亦是如此。

    第五,追求財富轉化為爭奪地盤。地方有貧有富,太平軍將領佔領江浙富饒地區之後,往往不允許其他將領染指,比如李玉成佔安慶,李秀成佔蘇杭等等。陳玉成的隊伍攻取江陰、常熟兩縣,李秀成竟以這兩地是自己的地盤為由,派兵將陳玉成的部下趕走,儼然成了地方軍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涼油不小心濺在衣服上,洗後依然有印子,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