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510796211

    關於《赤壁之戰》中的“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一句中的“步”,現代人有兩種解釋: 一是大多數人普遍認為的說法,即:步行、徒步。那麼全句的意思即:曹操引領著他的軍隊從華容道徒步逃跑。 第二種解釋是華中工學院出版的江夏先生等主編的《高中文言文評點譯釋》,在這本書裡,“步”則被解釋為“從陸路”。那麼全句的意思即:曹操引領著他的軍隊從華容道陸路逃跑。 但縱觀這兩種解釋,其實都有瑕疵。 第一種解釋(將其理解為步行、徒步,《教師教學用書》也持這種觀點)。這種譯法從字面上看是準確的,但就整段文字看來,後文中的“騎乃得過”就不好譯了(因為前後矛盾):既然是有“騎”,又何謂“步行逃跑”呢? 而第二種解釋(“從陸路”),這倒是與後文中的“騎乃得過”不矛盾。可是仍然存在講不通的地方——為什麼要特別說明是陸路呢?難道華容道有水、陸兩條?! 因此,個人更加贊同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中學蔣曉輝的觀點,即:“步走”就是“逃跑”,“步”本意為漫步行走,但在此不必譯出。 分析: 一、“步走”是偏義複詞結構,和“動靜”、“窗戶”、“作息”等詞一樣。“步”為漫步行,“走”為快步跑。在本文中,“步走”只取“走”義,即“逃跑”。而“步”不必譯出。 二、古代車戰,甲士乘車,餘則徒步,“步”與“車”相對。後來出現騎兵,才稱一人一馬為“一騎”。但是漢末三國時候,主帥尚乘車,車上建大旗。曹操丟掉帥車引軍逃跑,才與上文的“北軍大壞”呼應,反映出了曹操急急如漏網之魚的狼狽樣子。《鴻門宴》“沛公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一句中的“步走”,也是如此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離子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