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這位家長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孩子在家中不聽家長的話。很顯然是不是有溺愛的成分呢?可能家長覺得實在是太愛他了,所以孩子想做什麼就允許他做什麼。並且出現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話孩子才能聽的問題。所以家長有了一種想法,就是把他送到幼兒園是不是就能鍛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呢?很多家長都是對教育孩子有一種託付心裡,就是想:我教育不好,我交給別人教育好嗎?他寫作業不好,我把他送到寫作業班兒,他音樂不好,我把他送到特長班兒,把教育孩子全託付給了別人。而事實上,這樣的心理需要廣大的家長去調整一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尤其在零到三歲和三到六歲,這是人生當中最關鍵的兩個階段,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要逐漸的瞭解和掌握孩子的發展規律,並且要教會孩子很多生活自理的能力。就是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是家長,而不是幼兒園的老師,在家庭的互動當中,孩子就要能夠理解“我需要自理”。當然他表達不出來,但是他感受最多的就是他需要一些自理能力。當然如果家長在帶養孩子過程中,家庭關係過於複雜,比如說有祖父母的參與又有其他人的參與,而家長卻把握不住或者是沒有辦法調整的的一種狀態下,當然送入幼兒園。
我剛才有講三到六歲階段是培養孩子生活自理和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的最佳階段,所以孩子大多數在幼兒園裡生活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與此同時,我也說學校的教育五天也不及家庭教育的兩天,如果孩子在五天當中培養好了良好的習慣,那週六日接回去,在家庭中生活兩天,他的這個習慣可能就會被打亂,等到週一再來幼兒園的時候,一切都要重頭再來。所以其實關鍵點不在於是否需要早送幼兒園,而是在於家庭的教育當中,家長要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觀念,並且要學會全家統一思路,關於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訓練要統一步調。就是家長支援他自己做,比如說吃飯吃不好,他一定會撒飯粒,全家都要知道撒飯粒是孩子吃飯練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的一種結果,那沒有關係,撒了飯粒,家長可以再把它收拾乾淨就好,貴在孩子有機會獨立拿勺或者拿筷子去吃飯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鍛鍊了他的吃飯能力,同時刺激了他大腦的均衡發展。
關於是否要早一點送孩子上幼兒園,我支援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可以送進幼兒園,因為兩歲半左右,孩子的心理更多的需求是需要同伴的互動。那麼這個階段在家庭當中,他的同伴的互動可能就會缺失。如果送幼兒園裡面將會有一個集體生活,他會很快的融入到一種新的環境,也就是說他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被訓練了。而且在新環境當中,孩子會逐漸的鍛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的規律性的發展。所以在兩歲半左右,家長可以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在兩歲之前我們不主張上幼兒園,因為兩歲之前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照顧,當然我們國家有一種特殊性就是媽媽在生完寶寶三個月以後可能就要工作,家中又沒有合適的人去帶養他,有些家長想與其讓祖父母去澆灌他,不如把他早點送到幼兒園。當然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是主張,如果有可能的話,媽媽還是要多陪伴孩子一兩年,在他入幼兒園之前,至少要做好陪伴工作,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才是他生活自理的導師,也是他情緒發展和情緒宣洩的指導師。當然關於更多的如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小細節,大家可以在課後,去仔細聽一下課程當中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這位提問題的媽媽,你一定知道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如果不得已的狀態下可以選擇兩歲半左右將孩子送入幼兒園,讓孩子提前適應環境,並且可以訓練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當然等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裡得到一定的鍛鍊之後,回到家中媽媽一定要做到保持或者是儘量的允許他持續發展,而不是中斷或者是打亂。好啦,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非常感謝這位家長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孩子在家中不聽家長的話。很顯然是不是有溺愛的成分呢?可能家長覺得實在是太愛他了,所以孩子想做什麼就允許他做什麼。並且出現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話孩子才能聽的問題。所以家長有了一種想法,就是把他送到幼兒園是不是就能鍛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呢?很多家長都是對教育孩子有一種託付心裡,就是想:我教育不好,我交給別人教育好嗎?他寫作業不好,我把他送到寫作業班兒,他音樂不好,我把他送到特長班兒,把教育孩子全託付給了別人。而事實上,這樣的心理需要廣大的家長去調整一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尤其在零到三歲和三到六歲,這是人生當中最關鍵的兩個階段,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要逐漸的瞭解和掌握孩子的發展規律,並且要教會孩子很多生活自理的能力。就是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是家長,而不是幼兒園的老師,在家庭的互動當中,孩子就要能夠理解“我需要自理”。當然他表達不出來,但是他感受最多的就是他需要一些自理能力。當然如果家長在帶養孩子過程中,家庭關係過於複雜,比如說有祖父母的參與又有其他人的參與,而家長卻把握不住或者是沒有辦法調整的的一種狀態下,當然送入幼兒園。
我剛才有講三到六歲階段是培養孩子生活自理和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的最佳階段,所以孩子大多數在幼兒園裡生活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是與此同時,我也說學校的教育五天也不及家庭教育的兩天,如果孩子在五天當中培養好了良好的習慣,那週六日接回去,在家庭中生活兩天,他的這個習慣可能就會被打亂,等到週一再來幼兒園的時候,一切都要重頭再來。所以其實關鍵點不在於是否需要早送幼兒園,而是在於家庭的教育當中,家長要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觀念,並且要學會全家統一思路,關於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訓練要統一步調。就是家長支援他自己做,比如說吃飯吃不好,他一定會撒飯粒,全家都要知道撒飯粒是孩子吃飯練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的一種結果,那沒有關係,撒了飯粒,家長可以再把它收拾乾淨就好,貴在孩子有機會獨立拿勺或者拿筷子去吃飯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鍛鍊了他的吃飯能力,同時刺激了他大腦的均衡發展。
關於是否要早一點送孩子上幼兒園,我支援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可以送進幼兒園,因為兩歲半左右,孩子的心理更多的需求是需要同伴的互動。那麼這個階段在家庭當中,他的同伴的互動可能就會缺失。如果送幼兒園裡面將會有一個集體生活,他會很快的融入到一種新的環境,也就是說他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被訓練了。而且在新環境當中,孩子會逐漸的鍛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的規律性的發展。所以在兩歲半左右,家長可以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在兩歲之前我們不主張上幼兒園,因為兩歲之前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照顧,當然我們國家有一種特殊性就是媽媽在生完寶寶三個月以後可能就要工作,家中又沒有合適的人去帶養他,有些家長想與其讓祖父母去澆灌他,不如把他早點送到幼兒園。當然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是主張,如果有可能的話,媽媽還是要多陪伴孩子一兩年,在他入幼兒園之前,至少要做好陪伴工作,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才是他生活自理的導師,也是他情緒發展和情緒宣洩的指導師。當然關於更多的如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小細節,大家可以在課後,去仔細聽一下課程當中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這位提問題的媽媽,你一定知道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如果不得已的狀態下可以選擇兩歲半左右將孩子送入幼兒園,讓孩子提前適應環境,並且可以訓練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當然等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裡得到一定的鍛鍊之後,回到家中媽媽一定要做到保持或者是儘量的允許他持續發展,而不是中斷或者是打亂。好啦,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