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蘇聯發給德國肆虐歐洲的“通行證”,它不僅消除了來自東線的危險,而且還獲得了蘇聯供應的物資保障,不用再擔心來自海上的封鎖。而蘇聯也粉碎了英、法兩國試圖“禍水東引”的陰謀,反將“禍水西引”。

    猝不及防的英、法兩國,不僅懊悔沒有與蘇聯形成集體安全機制,而且將戰爭的主動權易手德國。儘管《條約》簽署的第3天,英國與波蘭結盟,表明自己強硬的態度,但和綏靖政策一樣,都是為了避免戰爭。既是虛張聲勢,又怎能嚇阻德國?

    反倒把德國的盟友義大利,嚇得不輕。

    1939年5月,為了形勢的需要,德國與義大利簽訂了軍事同盟,對法國形成兩面夾攻的態勢。可是,善於“留後路”的義大利,隨即宣稱,不會對英、法兩國構成威脅,希望在3年內儘可能地避免衝突。這分明就是關鍵時候開溜的節奏。

    果不其然,就在英國與波蘭簽訂同盟條約的當天,墨索里尼以義大利嚴重缺乏物資,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為由,不打算與德國“趟渾水”,與他們的先輩在一戰時所表現的那樣,在關鍵時刻再次選擇逃跑,又一次“忽悠”了德華人。

    義大利不能在“軍事上介入”,讓德國元首十分憤怒,但他還是希望義大利能一起出兵。首先,為了保證入侵波蘭能“一錘定音”,德軍準備了62個師,而在齊格菲防線上只有26個師。所以,義大利在法國後方形成有力的牽制,格外重要。

    其次,入侵波蘭,雖然離間了蘇聯與英、法兩國的聯盟,但歐洲各國對德國的警惕和排斥愈發嚴重,說得難聽點,就是犯了眾怒。為了讓入侵顯得不那麼“孤單影只”,拉上義大利充當一下“門面”,意義還是很大的,並不指望靠其去贏得戰爭。

    更重要的是,更能體現軸心國的團結。在當時國際上只有德、意、日三國結為軍事同盟,算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間的同盟。入侵波蘭,是體現盟友團結的最好機會,更能顯示出軸心國的強大,儘管憤怒,但還是希望義大利能夠軍事介入。

    但當意大利開出龐大的戰略物資清單後,德國元首知道,義大利人再次選擇了背信棄義,主要還是國力不行。無奈之下,只希望意軍保持虛張聲勢的態勢,並在宣傳上與德國保持一致。墨索里尼答應了,因為德軍一旦勝利,他還想撈取點好處。

    單幹的德軍,沒想到波蘭這麼“脆弱”。

    1939年9月1日,對波蘭來說是個“災難的”日子,德軍150萬人在14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的衝擊下,分3路殺向其境內縱深。儘管剛剛復國20年的波蘭,對防範德國始終不敢掉以輕心,但一個月就亡國,難道波軍是“紙糊”的?

    一是,全世界領教了“閃擊戰”的威力。“波蘭”一詞在斯拉夫語中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為德軍坦克的快速推進創造了條件,再加上波軍的武器過於陳舊,有機動能力的也就是騎兵,根本無法抵擋德軍的“鋼鐵洪流”。

    更何況,德軍的諸兵種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錘鍊,協同作戰的能力很強。戰役伊始,其軍火庫、機場、鐵路成為德軍轟炸機的打擊目標,坦克更是以每天平均60公里的速度推進,以至於波蘭全國動員的時間都沒有。

    二是,由於德國侵佔捷克,使得波蘭的防線從2000公里增至2800公里,平均一個步兵師防守70公里的防線,無形之中分化了波軍的防守實力。或許依託維斯瓦河構築工事,讓波軍充滿信心,但對機動性很強的德軍來說,根本不是大問題。

    更糟糕的是,波蘭將1/3的部隊部署在波蘭走廊一線,從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位勢上看,東北方的東普魯士,西方和南方都是德國。也就是說,仗還沒有打,波軍主力就面臨著三面包圍的不利局面,完全沒有了撤退、節節抵抗的迴旋餘地。

    再加上“先天性”的機動能力差,兩條腿無論如何趕不過裝甲部隊的速度。僅僅5天,德軍相向出擊,很快對波軍主力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一支再有勇氣的部隊,一旦被四面包圍,士氣瞬間瓦解,毫無戰鬥力,投降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整個波蘭戰役中,德軍僅以傷亡1.4萬的代價,取得了殺傷波軍20萬人,俘虜40萬人的驕人戰績。波軍的不堪一擊固然有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無力抵禦閃擊戰的攻擊,但不顧地理劣勢,將主力部隊送入包圍圈,加快了波軍的滅亡。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views軟體相比於其他計量軟體有有哪些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