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拿大家園

    這是很悖論的東西。不買他們的東西,他們就能受到很好接受教育麼。很可能為了生活從事其他行業。如果家庭條件非常優越,恐怕家長不會讓孩子去賣紀念品吧。

    很簡單永遠不要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猜忌懷疑他人,因為你根本就沒有進入過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環境,沒必要站在道德至高點擅自揣測,那些一天打著伸張正義的人如果真想幫助他,那就為他們做些什麼,而不是一邊不買另一邊也不作為。這個男孩的這種情況得他們自己家父母跟當地人員去解決。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情。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

    孩子們在售賣說明了這是現實需求。 遊客們即便不去購買紀念品,孩子的父母們就一定會讓他們讀書受教育?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改變他們生活狀況的永遠不是外來遊客,而是他們自己本身。 如果想對這一現象有本質上的改變,那就參與到他們自我努力的改變,去提供眼界、經驗、資金上的幫助支援。 沒錯,就跟我們在進行中的“精準扶貧”同一個辦法,憐憫帶來不了社會進步。呼籲一萬遍“沒有買賣就沒有輟學”,遠不如幫助他們去立法禁止!

    我去過高棉,真的太窮了,就算唸完書出來也不一定能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就算是學校也只是上到六年級,他們家庭根本沒有錢讓他們去上中學,因為路途太遙遠。而他們的社會根本問題在於這個國家貪汙太嚴重了,也沒有支援國家經濟命脈的產業,主要產業只是種大米而已。他們有些窮到連地都住不起,只能做水上人家,家裡只有兩堵牆。當時導遊還跟我說如果我有朋友再來可以捐一些文具給他們,或者捐給當地的小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家罵你有病,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