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18083653657

    懸針豎的用法:

    書寫直畫下端尖銳,如針之倒懸,故名。與垂露為兩種形體。馮武(簡緣)《書法正傳》稱:“將欲縮鋒,引而伸之,須要首尾相等。

    但鋒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懸針始於《蘭亭)‘年’字。後人遂以為法。”

    如:“那、即、聽、科、鍾、蜂、神”等(只有個別字例外,即:“個、介、並、引、川、州、淵”等)。

    垂露豎的用法:

    書寫直畫的一種形態。其收筆處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鋒的筆勢,不同於“懸針”。唐代孫過庭《書譜》稱:“觀夫懸針垂露之異。”

    垂露豎是一個通用的豎,可以代替懸針豎使用,但懸針豎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豎使用了。

    在具體書寫中,如果連續兩個字是懸針,那有時要改用一個為垂露豎,主要是不讓字的鋒芒太多,屬於審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軟筆書法裡體現的多一些,一般硬筆書法不太強調。

    擴充套件資料:

    書法中稱豎畫的名詞之一。凡豎畫下端出鋒的,其鋒如針之懸,故稱“懸針”。書法術語。書寫直畫下端尖銳,如針之倒懸,故名。與垂露為兩種形體。

    《隋書·經籍志一》:“ 漢 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並藁書、楷書、懸針、垂露、飛白等二十餘種之勢,皆出於上六書,因事生變也。”

    馮武(簡緣)《書法正傳》稱:“將欲縮鋒,引而伸之,須要首尾相等。但鋒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懸針始於《蘭亭》‘年’字。後人遂以為法。”

    “垂露”豎畫無論起筆是方、是圓,收筆方法相同。常用方式為“提筆自右往左回到筆畫中再收筆”,另一種收筆方法是“提筆自左往右回到筆畫中收筆。

    豎畫的收筆方向涉及到豎畫的態勢及筆意的連貫問題。豎畫的收筆方向必須與下一個筆畫的起筆關聯。如果豎畫的下一個筆畫的起筆在豎畫的左邊,則豎畫的收筆應該由右往左收。

    如果豎畫的下一個筆畫的起筆在豎畫的右邊,則收筆應該由左往右收,筆畫與筆畫之間才能呼應貫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天到底怎麼了?我家狗狗一直叫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