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藝騰老師高考志願

    那個時代都是封建制,沒有常備軍,遇到戰爭都是做戰前動員讓貴族帶領自己的騎士參戰。所以如果保留常備軍的話,那就會削弱貴族的作用和勢力,加強專制。

  • 2 # 燒死的火

    15世紀以前,英國並沒有常備的陸軍,要打仗時,需要臨時徵發各個領主莊園裡的人力組成軍隊,而這些人只效忠領主,並不效忠國王。所謂“僕人的僕人不是僕人。”而且那些領主也不是無償為國王效力,讓他們去打仗,是要給錢的。雄霸一時的獅心王當年為了參加十字軍東征,千方百計籌錢給那些領主,差點“把倫敦賣了”。這樣的軍隊當然不能算是國王的軍隊,只是國王僱傭的武裝力量,與王室沒什麼關係。

    直到17世紀,英王查理一世為了替他的姐夫腓特烈五世奪回普法爾茨地區,捲入了歐洲三十年戰爭,英王才第一次直接出資組建軍隊為自家打仗,但這支軍隊仍然不是正規的國家軍隊。

    查理一世因為籌集鎮壓蘇格蘭暴動的軍費問題與議會發生激烈矛盾,最終在1640年爆發了內戰。議會陣營中的克倫威爾組建了新模範軍,這是英國第一支正規陸軍。最後新模範軍在克倫威爾率領下打敗了王軍,查理一世被推翻並遭處決。

    克倫威爾掌權後強行解散議會,實行獨裁統治,而且橫徵暴斂,窮兵黷武,失去了原來那些議員的支援。克倫威爾死後,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重登王位,議會也得以重開。

    鑑於克倫威爾擁兵獨裁的教訓,議員們擔心新模範軍被國王掌控,從而再度走向獨裁,因而要求解散新模範軍。在議會的壓力之下,國王被迫妥協,通過了《陸軍解散法案》,從此英國陸軍便不復存在。

    然而復辟後的國王大力壓制反對派,企圖恢復國王集權,而且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於是議會和英國大主教發動“光榮革命”透過《權力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力,而要限制國王的權力,必須剝奪他的軍權,所以法案中明確規定國王不能擁有常備陸軍。也因為這個原因,英國陸軍沒有皇家稱號,以表示陸軍不是國王的軍隊。

    由於海軍主要負責對外征戰,為英國開疆拓土,不會干預國內事務,在這一點上議會和王室利益一致。而且海軍對於專業技術的要求較高,航海和操作火炮的技能需要長期持續不斷地訓練才能得到保持和提高,臨時徵召來的人員根本不可能迅速形成有效戰鬥力,所以英國海軍一直是常備軍,但只對議會負責,而不受國王指揮。但由於歷史上英國海軍是由亨利八世出資打造的,所以海軍擁有皇家稱號,當然也只是象徵性的。

  • 3 # 思想空間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1688年革命後在英國建立起來的國家政體,也稱議會君主制,屬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型別。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侷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1688年的“光榮革命”推翻覆闢的斯圖亞特王朝、1689年英國透過《權利法案》、1701年又透過《王位繼承法》,從法律上確認“議會主權”原則,給王權以很大限制。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廢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實施,等等。

    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為: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利;議會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權力,還可以監督政府和決定重大的經濟政策。隨後議會又制訂了《叛亂法案》,規定平時國王必須經過議會同意才能徵集和維持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只能保持一年。(見百度百科)

    上述一系列法案的實施,使議會權力超過王權,國王僅僅只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國家的實際權力與運作權力都掌握在議會與首相手中,英國透過大革命建立起來的君主立憲制就更加不可撼動。

    《權利法案》及其後的其他法案為何要極力限制國家君主軍事權力?因為封建君主的權力基礎就是國家軍隊的私人化,國家軍隊屬於君主,最終聽命於國王,軍隊必須絕對忠於國王,國王就是國家!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要推翻的就是封建君主制,必然要涉及到國王的軍事權力,如果經過流血犧牲的革命仍然讓國家軍隊保留在國王手中,無異於讓國王隨時拿著屠刀屠殺新興的資產階級,那資產階級革命的必要性何在呢?!

    所以,軍隊國家化,軍隊不再是國王的私人財產,國王僅僅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國家的實質性權力,包括軍事權、行政權、司法權與立法權與君主脫鉤,就成了後來世界上其他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家治理的樣板模式,其三權分立也成了世界上其他非君主立憲制國家效仿的體制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的半徑,周長和表面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