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雨樓臺夢中人
-
2 # 董師爺說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與教育家,可很多人不知道,孔老夫子其實對於飲食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在《論語》一書中關於"食"這個字被提到41次,其中13次是與吃有關係的。在《鄉黨》篇中,孔子特別提出了十三個"不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總原則
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肯定聽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用咱們現在的大白話說就是糧食越精緻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這樣可以減輕腸胃的負擔。在這八個字的總綱領的指導下,孔子提出了13個不食。而從現在看來,這些理論大部分都符合現代餐飲衛生的要求。
食磝而?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
所謂"食磝而?"指的就是變質的食物,吃了容易引起腸胃功能的感染引起不適。色惡不食與臭惡不食就是就是指變色和變味的食物,而變色變味通常都是食品變質腐敗的前兆。而失飪指的是半生不熟的食品,這四類情況屬於吃了會引起疾病的型別,當然屬於"不食"的範疇。
沽酒、市脯
沽酒和市脯是從街上的酒肆買回來的酒和脯(肉乾),孔子認為這兩種食品並不是自己家裡釀製的,屬於不乾淨的食品,因此也不能吃。古人非常講究禮儀,認為"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則不食",認為放置過久的食物是不能吃的。
不時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不多食;唯酒無量,不及亂
不時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不多食;唯酒無量,不及亂這四個方面是警告人們,不管是吃飯、喝酒、吃肉都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否則百害而無益。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不撤姜食
這三條是站在士大夫階層以維護禮法等級制度的立場上表達的。所謂"割不正不食"是指祭祀時用的脊、脅、臂、臑等部位有嚴格的規定,不符合規則的稱為不正,就不能食用。"不得其醬不食"是《禮記-內側》中的約束,不同的食品要配備相應的調料,不能亂點鴛鴦譜否則就不能吃。"不撤姜食"是說祭祀的食品必須要搭配姜才能當做香料燻,否則就不能用。
可見孔子說的13個不食中,絕大多數都還是蠻有道理的,有利於人體的飲食健康,我們應當合理利用古人智慧,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己用。
回覆列表
孔子的飲食觀,在《論語•鄉黨》一篇中描寫得最為詳盡,
原文:“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在此孔子提到了13種“不食”。
孔子的十三不食
一、食饐(yì)而餲(hé),魚餒而肉敗,不食。食物變質不食,是指魚、肉已腐敗不食;
二、色惡,不食。食物顏色異常,不是原料本身應該具有的顏色不食;
三、臭惡,不食。食物發出怪味,可能變了質,最好別碰;
四、 失飪,不食。不食半生熟食物,文中的“失飪”是指烹調方法不對,這可能讓食物過生,有致病之虞,也可能過熟,導致營養流失,所以孔子都不吃;
五、不時,不食。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到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因為,食物在產季時,不僅數量多,味道好,營養成分也處於最佳狀態;
孔子的十三不食
六、割不正,不食。食物刀工技巧影響食材,“割不正”,質地老嫩便有別,影響口感;
七、不得其醬,不食。凡食物各有各的味道,“不得其醬”即食物烹飪時使用了不適合原料的調味品,這樣不僅關係到美味,也可能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八、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勝”就是勝過、超過的意思,“氣”就是主食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儘管各種美味的肉類非常之多,但肉類等副食品不宜多吃,攝取量勿超過米、面等主食。我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飯指的就是主食;
九、惟酒無量,不及亂。飲酒應節制,孔子雖說“唯酒無量”,但考慮酒精的代謝能力因人而異,所以孔子要求:在不致亂性或引發中毒等副作用的情況下,量力而為。
十、沽酒市脯不食。市井小吃不食,即“沽酒市脯”是外面市集買來的食物,古代小吃攤的衛生恐怕不太好,所以孔子也不敢吃。
孔子的十三不食
十一、不撤姜。孔子對姜情有獨鍾,餐餐都以姜佐餐,現代研究也證實,姜有助食物消化吸收,其中的成分還能抗氧化、抑制癌細胞,確實有益健康。
十二、不多食。即節制飲食,與現代主張“只吃七分飽”養生原則相符。
十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物放久了不食,如祭肉(指祭品)放上三天的可以吃,超出三天了容易腐敗,不吃,防止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