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220686403821
-
2 # 使用者9294023508727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裡,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此外,他為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多次遭到貶謫,但不離開父母之邦,所謂“雖遭三黜,不去故國;雖榮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評價。 解釋: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於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係方面作風正派。 “坐懷不亂”的說法出自《詩經·小雅·巷伯》毛亨傳。毛亨註釋《巷伯》這首詩時講了一個故事:魯國有一個獨處一室的男子,鄰居是一位獨處一室的寡婦。一天夜裡暴風雨大作,寡婦的房子被摧毀,婦人來到男子這裡請求庇護。男子不讓婦人進門。婦人從窗戶裡對他說:“你為何不讓我進來呢?”男子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十六歲不能同居。現在我還年輕,你也一樣,所以不能讓你進來。”婦人說:“你為何不像柳下惠那樣,能夠用身體溫暖來不及入門避寒的女子,而別人也不認為他有非禮行為。”男子說:“柳下惠可以開門,我不能開門。所以我要以我的‘不開門’,來向柳下惠的‘開門’學習。”這個故事說明,最晚也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就有了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傳說,只是有些語焉不詳。
-
3 # 幸運0189
柳下惠在魯國是個正道直行的人,他是所有美好情操、品行的一個代表,因為他德行很高,才會被人們推為“和聖”,將美談都加到名人身上,而更有說服力和教化效果。如此想來,柳下惠坐懷不亂就有了一個具體的依託,也就導致了這個故事流傳千古。
食色性也,“食”和“色”自古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幾千年的時間,天下蒼生圍繞著這二字,付出了多少代價。而古往今來又有幾個男人不拜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柳下惠也是男人,只不過他比起其他的男人更突出的一點是,他懂得怎麼剋制,就憑藉這個而站在了道德制高點。
《詩經·小雅·巷伯》毛亨傳:“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華人不稱其亂。”
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任士師(掌管刑獄的官)。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齊國進攻魯國時,他派人到齊國去,勸說齊國退兵,受到魯僖公的稱讚。
在當時,柳下惠以善於講究貴族禮節而著稱,是個道德高尚的人。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辦事,耽擱了出城時間,此時,客店也已住滿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門下夜宿。
不久,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也來到城門下夜宿。柳下惠見那女子衣服單薄,凍得索索發抖,恐怕那女子凍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懷裡,一直到天亮,絲毫沒有淫亂行為。
此後,人們就用“坐懷不亂”來形容男子在兩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風正派。
回覆列表
據說古代確有“柳下惠”其人,哪朝哪代我記不得了。他是一個守禮儀的書生。一日夜晚,天降大雨,十分寒冷。他發現家門外,有一年輕女子無助的暴露在風雨當中。渾身溼透。於是將其請入家中,由於淋雨的原因,女子高燒不退。柳下惠為了讓她不再寒冷,將她抱在懷中,為她取暖。抱了一夜,卻未起任何邪念。
古人,今人都讚歎他的品德,雖說此人一生無大成就,但就因此事千古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