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09439073035
-
2 # 使用者8422074449321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還發明瞭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於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符號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如果某一位沒有數字,則在該位上寫上“0”。“0”的應用,使十進位法臻於完善,意義重大。 十個數字符號後來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由於採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劃簡單,寫起來方便,看起來清楚,特別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阿拉伯數字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算法。到吠陀時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創造了一些簡單的、不完全的數字。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後來衍變成"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高棉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飢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誌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人傳來的印度數字,但忘卻了其創始祖,稱之為阿拉伯數字。